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IAU批准月面三撞擊坑 以中國的蔡倫畢昇張鈺哲命名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據中國國防科工局透露,今年 8 月 2 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IAU) 批准了由中國科學家利用繞月探測工程全月面影像數據首次申報的月球地理實體命,月面 3 個撞擊坑分別命名為蔡倫、畢昇和張鈺哲,實現了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科學應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實體命名上零的突破。至此,月球上共計以 14 個中國人的名稱命名了 19 個月球地理實體,包括 12 個撞擊坑、 2 個月溪和 5 個衛星坑。

香港《大公網訊》報導,蔡倫是東漢時期桂陽郡耒陽 (今湖南耒陽市) 人,中國古代 4 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人;畢昇是北宋時期著名發明家,中國古代 4 大發明中活字排版印刷術的發明人;張鈺哲是中國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新中國首任天文台台長, 1928 年他將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中華」星,開創了中國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


中國科學院探月工程總體部主任、中國月球地名命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劉曉群介紹,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活動始於 17 世紀初期的歐洲。目前,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的管理和審批是由世界各國公認的權威天文學術組織 -- IAU 負責。

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必須遵循 IAU 的各種規則和程序。首先,被命名的月球地理實體本身須具備特定的條件,比如,須具有特殊的科學研究應用價值,直徑須大於 100 米,對其進行命名有助於月球研究及月面測繪等。其次,所命名的名稱也必須符合 IAU 規定的要求,比如,撞擊坑只能以著名科學家姓名命名,且須為去世 3 年以上的科學家;山脈則以地球上山脈名稱命名等。

據介紹,月球作為全人類的共有財產,任何研究者都有權基於科學研究的需要向 IAU 申報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

經過為期 1 年  4 個月的在軌運行,嫦娥一號衛星搭載的 8 台有效載荷共獲得原始數據約 1.37 TB ,目前已獲得經各種校正和處理後生成的數據產品約 5.13TB ,並且取得了以國際先進的全月球影像圖和三維地形圖等為代表的研究成果,為開展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奠定了技術基礎。

劉曉群說,月球地理實體命名能從側面反映一個國家在月球探測及其科學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績,也表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準。中國科學家利用中國繞月探測工程影像數據首次申報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獲得批准,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也是探月工程一期科學研究與應用的重要成果,對中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工程後續發展及其科學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

據了解,自 1935 年至 2009 年期間, IAU 共審查批准了 1993 個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其中有 1592 個撞擊坑。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