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戀十年 福田正式牽手戴姆勒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歷經近10年的苦戀和等待,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福田汽車”)和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稱“戴姆勒”)的合資項目終于掛牌落地。
18日,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公司(下稱“合資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并召開合資公司首屆董事會會議。該公司總投資額63.5億元,注冊資本56億元,福田汽車和戴姆勒雙方的股比為50:50。公司董事長一職由戴姆勒股份公司管委會成員兼戴姆勒卡車和客車總裁任施樂(AndreasRenschler)擔任,而福田汽車副總經理、歐曼總經理吳越俊則擔綱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福田汽車新聞發言人趙景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未來合資公司將生產福田汽車現有的“福田歐曼”中重卡產品和戴姆勒許可的排放標準和動力分別達到歐V和490馬力的OM457重卡發動機。在雙方的合作中,福田汽車將保留“歐曼”中重卡產品專有技術、專利、品牌等無形資產的海外市場使用權和所有權;戴姆勒將提供技術和專家支持。
福田汽車總經理王金玉表示,合資公司的成立將有助于推動福田歐曼中重卡品牌的業務發展,加速福田汽車的國際化進程。
“這標志著戴姆勒卡車全球增長戰略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同時也豐富了戴姆勒卡車的在華業務:合資公司50%的股權將提升我們在中國卡車市場的地位。”任施樂表示,隨著合資公司投入運營,戴姆勒卡車全球戰略將進一步推進。
不過,也有人認為,福田要警惕戴姆勒“過河拆橋”。“表面上福田汽車占了很大的主動權,但實際上不見得能拿到多少東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合資協議看似對福田利好,但雙方合作的背后存在隱憂。
“戴姆勒是否愿意拿出先進技術是最值得疑慮的問題,這也是其與福田汽車合資合作坎坷的原因之一。從合資公司的協議內容來看,福田汽車受益頗大,但這很有可能只是雙方希望盡快通過政府審批的一種方式。實際上,福田汽車作出很多讓步。”上述人士說道。
事實上,在2008年,福田汽車與戴姆勒發布的《合作意向書》中曾明確表示,新合資公司將生產福田歐曼品牌重卡,并納入奔馳全球商用車品牌體系。雙方還將成立全球運營中心共同開拓新興市場。并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列出了詳細的時間表:合資公司成立兩年后在俄羅斯建立合資企業,3~5年到東南亞等市場建立合資企業。
然而,在雙方最后簽訂的《合資協議》中,雖然明確了合資公司將作為雙方全球運營中心的地位,但對福田歐曼品牌納入奔馳商用車營銷體系,到海外建立合資企業的事情卻并未提及。
“從協議內容來看,合資中方獲得的技術支持的確十分有限,戴姆勒僅提供OM457發動機,其余都要合資公司自行花巨資開發。”業界評論員宇辰認為,從原來協議中的“開發出適合合資公司全球有競爭力的中重卡新產品”調整為“開發用于中國市場銷售的中卡和重卡產品”這一變化可見,在合資公司中,未來仍將以中國市場為主,而福田汽車在海外市場方面很可能無法獲得戴姆勒的支持。
“如果福田汽車無法利用戴姆勒的全球品牌優勢獲得海外市場,同時也不能直接引進車型進行本地化生產銷售,這意味著,在未來中國高端重卡市場日益成熟時,戴姆勒很可能過河拆橋。”宇辰指出,福田汽車不能過分依賴戴姆勒方面的支持,而是要利用戴姆勒提供的幫助,加強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