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蓋特納冷水 任志剛:人民幣匯率被高度政治化 未被低估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美國財長蓋特納 (Timothy Geithner) 下周將來華出席中美經濟峰會,他指「人民幣升值將有助於美國出口商公平競爭」, 9 位美國參議員前日亦敦促歐巴馬政府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而財資市場近日亦頗多預測人民幣升值在即的言論。不過,香港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昨日對此大潑冷水,指人民幣匯率已被「高度政治化」,認為人民幣並未被低估,人民幣匯率與貿易失衡並無關係,近期亦不可能出現一次性大幅升值的情況。
香港《文匯報》報導,任志剛昨在新加坡出席會議時指出,人民幣匯率問題受到美國中期選舉、中美戰略會談等多個因素影響,已被「高度政治化」。他認為,由於外圍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內地頻現自然災害,令人民幣的匯率問題變得較之前更複雜。近期美元兌歐元及日圓均有明顯升值,令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指數遠高於 2005-2008 年水平,因此若內地退出目前「釘住美元」的機制,恢復 2005-2008 年的狀況,人民幣反而是應該大幅貶值,而非市場期待的升值。
他並強調,人民幣匯率與貿易失衡無關。他指 2005-2008 年期間,人民幣兌美元升值 20% 以上,不過內地的貿易順差仍大幅增加。 2009 年為應對金融危機將人民幣與美元掛,貿易順差卻下降30%,而今年首兩個月更下滑 50% , 3 月份甚至出現貿易逆差,因此他認為,不應將全球貿易失衡歸咎於人民幣被低估。
不過任志剛承認,長遠而言人民幣的確有必要升值,因為內地物價仍處相對較低水平,將貨幣升值才能與主要貿易夥伴接軌。惟在升值的具體時間和幅度上,他表示「因香港前央行行長身份,不宜作任何預測」,僅表示內地現時不應急於改變匯率政策。
他相信,人民幣最終將會脫離和美元變相掛鉤的特殊機制,並預期未來成為全球體系中的第三大支柱。
任志剛並預料,內地今年將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又稱不認同有關中國人民銀行很快將加息的預測。他稱內地對貨幣政策的掌控良好,記錄比其他國家都好,人行今年已經3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可能會觀察市場反應一段時間後再決定是否加息。他本人亦認為現時「不妨採取觀望態度」,因為高利率可能會導致更多資金流入內地,並引發對人民幣匯率的更多投機行為。
至於內地樓市,任志剛稱肯定存在泡沫,中央正採取多項措施來縮小泡沫,並取得一定成效。不過他亦指出,內地在抑制樓價回落上仍面臨巨大挑戰,預料暫時不會對銀行系統出「重拳」。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