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央企金融化之亂:高利貸事件曝中石化監管缺失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石化四川銷售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中石化)“高利貸事件”,不但扯出了石油巨頭利用各種名頭四處擴張版圖的問題,更暴露出了隱藏已久的央企“金融化”的風險。

2月7日,一則四川中石化及其下屬公司涉嫌非法高息發放巨額貸款的新聞,一石激起千層浪。四川中石化、四川石化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化建投)以及爆料方四川金鑫公司迅速卷入了“高利貸事件”中,同時,央企中石化集團也成為眾矢之的,備受指責。

2月17日,《華夏時報》記者拿到中石化集團發給社會監督員的回應,稱涉及“高利貸事件”的石化建投并非中石化旗下企業,而是與中石化合資的企業,中石化僅間接持有該企業少量股份,該企業嚴格來說是一家民企。

熟悉中石化和中石油(10.18,0.01,0.10%)的一位系統內負責人士告訴記者,為了擴張版圖和盈利需要,中石化和中石油集團都有很多合資公司,這類公司確實存在監管不到位甚至監管缺失的現象。


另一位中石化系統內人士也告訴記者,中石化和中石油多年來在金融領域均有染指,中石化財務公司和中石油財務公司,主營業務都是金融業務。

中國能源網首席執行官韓曉平分析認為,央企介入與企業相關的金融業務無可厚非,但金融監管機構應當對其監管到位。

“央企資金相對密集,貸款相對容易,央企金融化并不是一個好現象,資金是否通過種種渠道流向高利貸并不好監管,也不符合中央將資金放在實業領域的政策。”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專家韓孟指出。

還原“高利貸事件”

時至記者發稿,四川中石化仍深陷“高利貸事件”中。

事情要從2月7日說起,金鑫地產原董事長劉明當日指其因無法按時歸還高利貸,公司股權被四川中石化占有。中石化自此卷入高利貸事件。

2月8日,除了石化建投,四川石化西南地產有限公司、四川石化多元化產業有限公司、成都金點子佳信咨詢有限公司、四川長盛投資有限公司四家四川中石化下屬企業也紛紛被金鑫公司以債主名義曝光。

四川中石化董事長黃久長在沉默了一周后,終于不敵社會輿論壓力,于2月14日稱,只因身在國企才遲遲未有回應,并稱按照投資協議,四川石化建設等公司先后向金鑫公司撥付了工程款和拆遷安置費,并非放高利貸。

2月15日,四川中石化出示了證明金鑫地產股權轉讓合法有效的股東會決議。但被指該協議與之前四川中石化提供的股東會決議是兩個版本,在股權轉讓價格和股權轉讓對象上有很大區別。

盡管“高利貸事件”仍在繼續激化,但中石化集團方面對社會監督員稱,涉及“高利貸事件”的石化建投并非中石化旗下企業,而是與中石化合資的企業,中石化僅間接持有該企業少量股份,該企業嚴格來說是一家民企。

而根據深圳、達州、成都等地工商資料來看,中石化四川銷售有限公司嚴格來說確為一家國有參股的民企。

擴張背后的監管缺失

韓曉平認為,在這個事件中,央企中石化集團被指涉及“高利貸”顯然是冤枉的,涉及企業并非中石化所有。

那么,對于旗下合資企業,中石化集團是否有相應監管責任?

上述熟悉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系統內人士告訴記者,一是歷史遺留問題,當時為了收購民企的油氣資源,中石油和中石化都發展了很多合資公司;二是為了擴張版圖和盈利需要,在一些油氣產業相關領域甚至非油氣領域也成立了不少合資公司,因為很多合資公司盈利情況不錯,所以一直保留至今,甚至不斷發展。

“對于這類公司的監管,如果是控股的合資公司會派駐公司管理人員或者獨立董事,持股比較少的合資公司監管也比較少,這類合資公司確實存在監管不到位甚至監管缺失的現象。”上述人士稱。

而據本報記者查找中石化集團和中石油集團的相關資料發現,兩大石油巨頭不僅在油氣產業大肆布局,在裝備行業、房地產行業、工程建設行業、保險行業、金融行業等多個領域均有染指。

不過,上市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相關負責人均對記者稱,涉足其他行業成立合資公司的現象僅存在于集團,上市公司只做油氣領域主營業務。

對于央企發展非主營業務的問題,國資委一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央企目前主營業務均有明確界定,但集團公司層面涉及非主營業務或者與民營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比較常見,一旦出現問題,涉及的央企仍應當有相應的監管責任。

央企“金融化”?

從樓市大熱時進軍房地產,到資金鏈緊張時進入高利貸領域,央企在不斷制造敏感話題。

相對于央企到處擴張背后的監管責任問題,在“金融高利貸主義”和熱錢加速中國經濟泡沫化的大背景下,央企“金融化”顯然是另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

上述中石化系統內人士告訴記者,中石化和中石油多年來在金融領域均有染指,中石化財務公司,中石油財務公司,主營業務都是金融業務。

縱觀近兩年石油巨頭的發展不難發現,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已經悄悄地建起了系統內的“金融帝國”,中石油曾經認購克拉瑪依商業銀行新發行股份,成為主要股東,并將其更名為昆侖銀行;還曾收購寧波金港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并將其更名為昆侖信托;曾與重慶市機電控股合資組建昆侖金融租賃公司;已經形成了同時擁有銀行、信托、金融租賃等社會化金融板塊框架的石油系金融帝國。

而中石化財務公司早就涉及銀行、保險、信托和證券公司四類金融業務,并曾經對其進行過多次整合。目前仍在從事自營貸款業務、融資租賃業務和委托貸款業務等多種金融業務,其成員單位均可享受。

韓曉平認為,央企涉足與行業相關的金融產業可以嘗試,因為從國際經驗來看,GE在這方面就做得不錯,只要不偏離主業,發展相關的金融產業有利于降低公司發展成本,不過金融機構應當對其資金進行監管。

但是,鄭州市一家擔保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擔保公司與銀行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許多企業在向銀行借貸后,利用銀行貸款放高利貸,還有銀行內部高層管理人士私下做“擔保”,使得擔保公司放心將銀行貸款高息放給企業。其中一部分放貸資金就來自央企,因為近幾年以來,就是央企貸款比較容易。

“央企涉足金融行業尚可監管,央企‘金融化’如果涉及到高息借貸,對國民經濟的傷害將是不容忽視的,因為一旦流失,都是國有資產。”韓孟認為,央企“金融化”應當慎重。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了《關于加強中央企業特殊資金(資產)管理的通知》,劍指央企“小金庫”及特殊資金等“表外資產”。上述國資委負責人告訴記者,國資委發現不少央企的特殊資金存在風險,但尚未發現央企涉及高息借貸,一旦發現,勢必嚴懲不貸。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