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中國願買更多歐債 但問題持續惡化令他擔憂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年第二度訪華,今 (31) 日將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陪同下搭高鐵往天津,考察空中巴士組裝廠。二人在昨 (30) 日的會談中簽下大筆貿易訂單。溫家寶表示,中國願意購買更多歐洲各國的國債,但歐債問題持續惡化,他心裡也有擔憂,解決主要問題的前景取決於有關國家自身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實效。此外,中德雙方決定加強金融政策對話和協調。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見默克爾時指出,歐洲早日走出債務困境有助世界經濟復甦。
香港《明報》報導,默克爾昨晨抵京,分別與溫家寶、胡錦濤等中共領導人會面。溫家寶還將陪同默克爾到他的家鄉天津,參觀當地空中巴士廠組裝的第 100 架飛機。德通社報道,默克爾與溫家寶會面後表示,她在會談中指出,記者應該獲得能夠客觀報道的條件,「只有這樣,雙方才更能相互取長補短、更多溝通和理解」。
26 名德國在華記者近日致函默克爾,請求她利用此次訪華的機會,促請中方改善外國記者在華工作條件。信中寫道,警察和國家安全人員阻礙他們工作,「特別是當我們報道一些『敏感話題』時,他們毫不掩飾地用不予延長簽證等說辭來威脅我們」。中國外交部拖了近一年才向一名德國《明鏡在線》記者發放簽證,中國駐德外交人員也曾向德媒總部發出要求,希望不要發表太多批判文章。
多名德國駐京記者表示,他們的線人受威脅及扣押,安全人員會要求德媒的中方助理刺探僱主消息。外國駐華記者協會主席福特 (Peter Ford) 本周較早前指出,中方助理及其親人都要承受巨大壓力。福特又稱,默克爾是唯一一個在中國領導人面前提及駐華記者工作的西方國家領導人,「美國總統奧巴馬還沒有和任何中國領導人談過此事,雖然我們迫切希望他能夠這樣做」。
中國政府於 2008 年奧運會前一度放寬境外記者採訪自由,但在 2011 年「茉莉花事件」後又收緊。此外,藏區及新疆都不允許外國記者進入。長年生活在中國的德國《世界報》駐京記者埃林 (Johnny Erling) 稱,「以前我們還能去西藏,雖然挺困難,但如今你要想去西藏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福特則認為情有改善,「20 年前,你在沒有政府批准的情況下都不能離開北京。那些時候根本沒有任何自由」。
今年 2 月才訪華的默克爾率領 7 名內閣部長及 20 間主要企業的管理層故地重遊,規模為歷來最大,突顯中德經濟關係日益密切。她昨天與溫家寶見證多項合作協議的簽署,包括中方斥資 35 億美元 (273 億港元) 購買 50 架 A320 空中巴士飛機,德國最大汽車生產商福士亦將在天津設廠生產汽車部件。
默克爾此行目的是主持第 2 輪中德政府磋商,此機制是中國與西方大國建立的首個政府間機制,首輪磋商於去年 6 月在德國柏林舉行。德國《明鏡》分析稱,與7年前就任初期,默克爾對華政策有顯著改變,中國不再是德國貨品出口地及廉價產品供應地,而是德國在西方以外的最重要政治盟友。中國也把德國視為對歐接觸的核心。今年 2 月默克爾訪華時,溫家寶陪她南下廣州,今天兩人又將一同赴溫的家鄉天津參觀。《明鏡》認為,這是罕見的外交禮待。
這一轉變首先受惠於兩國經濟日益整合。雖然德國對華出口仍小於對美國及歐盟出口,但中國市場近年成為德企出口重要增長點,去年德國對華出口規模較 2005 年增長了 206% ,對歐盟及美國出口分別只增長 24% 與 6.3%。( 接下頁)
[NT:PAGE=$]
德國還寄望中國協助拯救歐元,《明鏡》認為這也符合中國利益,因維持歐元穩定,有利人民幣國際化,抗衡美元霸權。溫家寶昨表示,在全面評估風險後,將繼續購買歐洲國家的國債。
默克爾對華態度改變最顯著之處,是她日漸避免高調介入人權與民主等議題。德國外交關係協會主管桑德施耐德 (Eberhard Sandschneider) 說﹕「默克爾對北京有更務實的新態度。傳統權力政治運作模式日益成為其行事準則,譴責 (中國) 的日子不復存在。」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總理溫家寶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北京會晤後表示,中國願意購買更多歐洲各國的國債,但歐債問題持續惡化,他心裡也有擔憂,解決主要問題的前景取決於有關國家自身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實效。此外,中德雙方決定加強金融政策對話和協調。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見默克爾時指出,歐洲早日走出債務困境有助世界經濟復甦。
昨日上午,中德兩國總理先後舉行小範圍會談和大範圍政府磋商,歷時超過兩個半小時。
會談期間,默克爾介紹了歐債的最新情況和應對考慮。她感謝中國對歐洲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歐債問題的解決取得一些積極進展,但仍面臨錯綜複雜局面,德國正同其他歐洲國家一道,推動進行內部改革,以減少債務,提高競爭力,維護歐元穩定和歐洲一體化建設。
溫家寶表示,「最近歐債問題繼續惡化,引起國際社會強烈擔憂,坦誠地講,我心裡也有擔憂。」他認為問題主要是在兩個方面:一是希臘是否會退出歐元區?二是西班牙、意大利是否會提出全面的救助申請?解決這兩個問題的前景取決於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國自身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實效,也取決於德、法等歐盟大國和三駕馬車採取行動的意願和時機。
溫家寶表示,中方同德方以及歐盟機構保持了密切接觸,在參與解決歐債問題方面採取了具體行動。希望歐方在落實歐盟峰會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措施方面取得實質性成效,這有助於增強國際社會對歐債問題解決前景的信心。
中德雙方決定,加強金融政策對話和協調,支持兩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在雙邊貿易和投資中使用人民幣和歐元,積極討論金融領域面向未來的合作。雙方歡迎德國金融機構投資中國的銀行間債券市場,促進兩國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業務及在德國發行人民幣金融產品。
兩國總理就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包括光伏產業在內的貿易摩擦,避免採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達成一致,認為中德、中歐要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和深化企業合作,攜手開拓市場,實現共同發展。
此外,在本輪磋商中,中德還就加強先進製造業合作、成立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建立可再生能源戰略夥伴關係、拓展海洋極地合作、「舉辦中德語言年」等達成一致,將共同制定具體舉措。
昨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昨日下午分別在京會見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胡錦濤表示,歐洲早日走出困境,有助於世界經濟穩定復甦,也有助於中國經濟發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