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兩岸直航機票價格 兩岸需一起面對解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6-17 15:09


兩岸票價隨著機位越來越吃緊,票價也居高不下,遭到外界抨擊,交通部要找業者喝降價咖啡。兩岸航線最大的困境就是「違反市場經濟」:限定班次,限定兩岸航空公司,無法讓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再加上直航之後,便利性增加,台商往返頻率增加,需求擴大,票價水漲船高。既然航權「額度」由兩岸決定,兩岸民航主管機關,也不能推卸責任,把票價問題推給「市場機制」,必須「共同面對」票價問題,給予廠商合理利潤,也讓搭乘者依照支付能力選擇。(彭群弼報導)

兩岸航線隨著陸客來台觀光人次大幅增加,台商往返頻繁,載客率步步高升,根據上週的統計,熱門航線的平均載客率超過八成,上海航線更在最近幾週達到九成以上的高峰,依照一般正常的航線規劃,一旦載客率超過八成以上,就有增班的潛力及需要,無論是擴大機型或增加班次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但是兩岸航線,除了更換大型機之外,別無他途。消費者必須忍受「價高者得」的不利處境。抱怨的聲浪透過媒體報導不斷放大,政府也兩度出面干預,找業喝降價咖啡。


平心而論,兩岸票價問題,從頭到尾就不是「市場機制」可以解決,原因很簡單,因為航班多寡,航線分佈,都是透過兩岸協商機制決定,不是「市場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班次有額度管制,航空業者「被分配額度」,熱門航線有總量管制,一切都是兩岸民航主管機關的「管理之手」介入,需求失衡的現象也就無解。

換言之,解鈴還需繫鈴人:既然「管理之手」從未離開兩岸航線,票價問題自然也應該由兩岸民航主管機關出面解決,研訂合理的利潤水準。如果照顧「庶民」是最高指導原則,兩岸政府就應該研訂釋放合理比例的「平價機位」給一般消費者,至於業者因此產生的利潤損失,由兩岸政府出錢補貼,比照偏遠路線的交通運輸,只不過,如此一來,耗用國家資源去「支持」單一航線,滿足消費者期待降價的聲浪,是否符合公平性?恐怕將面對外界更嚴厲的檢驗。否則,不去解決供給不足,只鎖定票價爭議,只會落得裡外皆得罪,罵聲不斷的下場。

市場機制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使用者付費,透過消費能力篩選支付能力,如果一定要照顧「庶民」,就必須打破這項遊戲規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