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信托補血”通道遭冰封 又一財源被掐斷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由于銀行貸款、上市公司再融資通道已經被擰緊閥門,隨著這一渠道的被調控,地產商“缺血”將逐漸由預期變為現實。但大量的信托融資進入地產市場后,被指有推高房價的嫌疑。
據北京商報5月18日報道,部分地產商希望借助信托產品補血的如意算盤恐怕落空了。盡管在地產調控政策出臺初期相關產品曇花一現,但記者昨日統計后發現,此前異常活躍投資地產的銀信合作理財產品已經有近半個月未見新面孔了。由于銀行貸款、上市公司再融資通道已經被擰緊閥門,隨著這一渠道的被調控,地產商“缺血”將逐漸由預期變為現實。
當銀行信貸收緊之時,房地產將信托視為融資“救兵”。用益信托工作室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一季度,銀信發行的地產合作理財產品分別超過250款,資金量高達1000億元以上。
但大量的信托融資進入地產市場后,被指有推高房價的嫌疑。因此,監管機構認為在目前的大環境下,信托公司在助推房價的同時,也增加了信托公司和銀行的資金管理風險。
2010年4月份,隨著國家房地產政策進一步收緊,銀行監管機構也開始重點關注銀信給房地產以及銀行所帶來的風險。因此,始于4月份銀信合作理財產品的推出趨于降溫。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昨日,5月份銀行與信托公司合作中,不見了地產信托理財產品的身影。
與此同時,地產商直接借助信托公司發行的集合資金信托產品也開始銳減。5月上半月,集合資金信托產品共發行22款,僅有5款投向地產業。該類信托計劃的發行環比也已明顯回落。一位信托分析師指出,減少房地產信托產品的發行,是為房地產降溫以及規避地產業風險的有效途徑。
地產業又一財源被掐斷
去年下半年銀監會就曾通過收緊信貸來堵截大量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因此催生了信托投資地產熱。2010年前三個月能融資上千億元,對于資金吃緊的地產商而言,無疑是好消息。
與此同時,監管層也發現了信托產品具有“補血劑”的新身份,因此相關負責人多次表示要收緊信托融資的口袋。于5月初召開的2010年全國信托公司監管工作專題會議顯示,除了繼續強調嚴控地產行業風險外,銀監會還要求將信托貸款納入信貸規模總體監管范圍之內。
“目前國家正在調控房價,通過信貸、資本市場融資等有效堵截熱錢流入地產市場,目前已初有成效。”一位信托分析師指出,監管部門擔心信托成為變相輸血地產的另一口子,影響調控效果。
而信托融資被收緊,使得一季度還炙手可熱的房地產信托一下子墜入冰點。地產商的這一財源被迫掐斷。
對于投資地產的信托產品遭受冷遇的現象,業內人士分析,這與此前銀監會“一紙令”不無關系。據了解,4月份,銀監會曾明確表示,通過信托融資的地產公司必須四證齊全、資本金比例達標、禁止土地儲備貸款、禁止股東違法的關聯交易等都被再次提及。這對于信托公司違規向地產市場輸血也起到了震懾作用。
投資地產信托風險加大
盡管信托產品與其他理財產品相比風險較大,但投資者都很難經得起目前此類產品高收益的誘惑。但是,4月份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隨之地產股暴跌、房價被迫下調,地產商的損失較為慘重,地產信托產品的預期高收益也難以兌現。可見,目前投資地產信托風險明顯加大。
據了解,目前部分地產商已開始松動房價,以便回籠資金達到自救,而以土地和在建工程作為抵押物的信托產品,因樓市成交量萎縮和價格松動將導致抵押物市值下降,運作中的項目因緊縮政策而無法持續。
知情人士介紹,這一現實必然會影響到投資于房地產項目的信托產品,其收益也難以達到預期,至少在產品存續期內政策風險有增無減。
面對不斷加大的房地產市場風險,如何購買地產信托產品成為市場關注的一大焦點。“現階段,投資者應盡量避開 涉房’信托產品。”一位信托專家提醒,即使在購買時,也應該看清楚理財產品合同是否保本、是否有第三方擔保、資金投向何處等。
對于已經投資地產信托能否實現預期收益問題,上述專家指出,這取決于房價有多大的降幅,以及涉房信托產品的風險控制措施。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