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今后凡是冒煙的原則上都不要"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從香港、深圳到東莞,再到溫州、昆山——一天兩個城市——這幾天,趙效為帶領的日照招商團的行程非常緊湊。

“日照最大的優勢是港口資源。”無論去到哪里,趙效為都會拿這句話來吸引投資者。而臨港工業和相關的服務業也就成了趙效為招商的著眼點。

趙效為5月15日在東莞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介紹,日照港今年的吞吐量即將突破2億噸,臨港產業主要包括鋼鐵冶煉、紙漿、機械裝備制造業、汽車、造船、建材水泥和糧油加工。此外港口本身還帶動了物流業和旅游業的發展。

作為這個新興城市的市長,趙效為正在試圖端好臨港工業和環境保護的平衡木。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一極

《21世紀》: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中,日照的定位是什么?

趙效為: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為重點的魯南臨港產業帶被確立為重點打造的“一體三帶”之一。而省里面明確提出要把日照作為魯南臨港產業帶的龍頭來發展帶動,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遇。

我們現在確定了一個總目標、發展“三色”經濟的思路,前者是打造藍色經濟區、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后者則是側重海洋產業、海洋資源的開發和海洋科技運用的“藍”色經濟,協調經濟與環保關系的“綠色經濟”和立足港口、區位、生態環境等優勢的“特色經濟”。這樣的思路下,日照在整個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中,將形成重要的一極,也會成為山東經濟新的增長點。

《21世紀》:目前,魯南臨港產業區是一個省級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目前都做了哪些探索?

趙效為:從體制到機制到運行模式都將進行探索。我們對整個產業區賦予更多的管理和審批權限,同時在運作模式上把綜改實驗區作為區域的帶動平臺。探索包括飛地經濟、聯合體經濟和總部研發經濟在內的創新發展方式。通過運行模式把投資企業吸引過來,比如在稅收、港口布局上、在運營上更加靈活。同時,在土地利用項目審批項目管理上都有優惠政策。目前雖然是省一級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接下來還是有望上升為國家級的。

將設保稅港區

《21世紀》:日照最大的優勢是港口,但是這個優勢的發揮還得依靠日照后面的腹地。日照將如何與腹地聯動起來?

趙效為:對日照來說最主要腹地是向西拓展,通過亞歐大陸橋鐵路和高速公路來拓展內地腹地。日照是新亞歐大陸橋的新橋頭堡,為穩定這個橋頭堡,鞏固原有貨源,拓展貨源覆蓋范圍,這幾年我們直接帶隊到中原地帶的鄭州進軍、到蘭州等西部地區去開拓。

當然,運輸條件決定了腹地的廣闊性。目前,我們有兩條鐵路、三條高速公路已經或即將開工建設,工程量之大、投資之多,是建市二十多年來沒有過的。在鐵路方面,山西中南部到日照港鐵路大通道已開工建設;青島—日照—上海高速客運鐵路計劃今年7月份開工建設,建成后日照港將成為目前全國唯一有兩條千公里以上鐵路直通腹地的沿海港口。高速公路方面,其中長(春)深(圳)高速日照段正在建設,日(照)濰(坊)高速和嵐(山)臨(沂)高速也正在推進。

從廣東這樣的南方省份來說,跟我們日照更多的是南北關系,這在南北陸路運輸條件優勢不突出。山西的煤炭沒有直接的鐵路到廣東,所以只能到日照港再海運到廣東。從港口來說,我們如果聯系得不緊密,運往廣東的煤炭就可能從其它港口出發,因此這很值得琢磨。

《21世紀》:日照港現在有32個泊位,今年吞吐量預計突破2億噸。而將來將布局280個深水泊位,遠景目標要達到6億噸的吞吐量、1000萬標準箱的運載能力。但是現在業內也存在港口過剩的擔憂,日照有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趙效為:這個吞吐能力的建設,跟今后貨源的擴大相輔相成:既有我們先通過建設好泊位再來吸引貨源,也有根據貨源的現實情況來建設碼頭。如果不考慮貨源,就可能導致如你說的階段性港口過剩。我們現在就規劃了3個30萬噸的石油運輸,如果這些碼頭都是通用的泊位,就可能過剩。當然不同貨物需要的碼頭會不一樣,因此我們也要根據不同需要來建設相應的碼頭,要使得資源利用最大化。

《21世紀》:日照港將設報稅港區?現在工作進展如何?

趙效為:日照保稅物流中心(B型)也已經封關運營,這是第一階段取得的重大成果。在這個基礎上,日照接下來還要建設航運中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我們也正跟有關部門爭取設立出口加工區,努力實現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和港區聯動,下一步再向保稅港區拓展。

《21世紀》:日照正在籌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重要載體的國際海洋城,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趙效為:這是我們在學習借鑒中國和新加坡合作的天津生態城、廣東知識城的模式基礎上,圍繞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而提出的重大對外合作項目。現在初步選址在日照港石臼港區和嵐山港區之間臨海一帶,規劃總面積約116平方公里,起步區6.8平方公里。戰略定位上是打造以海洋為主要特色,集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海洋產業、海洋旅游度假等于一體的新興城市綜合體,努力成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發展的率先區和示范區。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