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搶辦奧運前三思!學者:奧運是場盛大派對 但成本高昂 難以獲利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2012-07-31 15:15


舉辦奧運,對主辦國來說就像是舉辦一場全球最大且最昂貴的派對。

《CNNMoney》報導,奧運成本相當高昂,包括新的基礎建設必須歷經計畫、籌資、建造一連串過程。安檢花費可能高達數十億歐元。此外,主辦國與必須興建選手村以及吸納遊客的飯店。這當中絕大部分的成本都必須由納稅人負擔。


政客為奧運龐大開支的開脫之辭,常是門票的銷售及建設所帶來的就業機會,以及旅客人數的增加會超越成本。

民選官員則常常拿舉辦奧運過後,為該城市及主辦國未來帶來的經濟效益背書。不過多數獨立經濟學家則表示,奧運成本相當複雜且難以計算,且可以確定的是,並不像政客所敘述的那麼漂亮。

Holy Cross 大學經濟學教授 Victor Matheson 表示:「少有證據能夠佐證奧運能帶來那麼多的經濟效益。」

最近兩次夏季奧運,有著截然不同的成果。2008 年的京奧被視為廣大的成功,因為這是該國展現他成為新興經濟強權的大秀。

密西根大學運動管理教授 Mark Rosentraub 指出:「北京把它視為廣告。他們獲得的效益很大因為他們並不在乎成本,這就像買下大量的廣告時段。」

不過 2004 年的雅典奧運就是場災難。專家指出,希臘建造了太多的飯店房間,且成了奧運效益能夠帶來更多觀光客的受害者。

Matheson 指出,奧運帶來效益的預期,常忽略了可能的開支過剩,且仰賴計算模式,無法截取到不在預期內的開支。「我會說這些人的加法及乘法還不錯,但是減法則不這麼好。」他說。

另一位密西根大學運動管理學教授 Stefan Szymanski 指出,政客必須將奧運及經濟成長掛勾,因為納稅人必須負擔舉辦奧運的開支。「政府會說人們不僅因為奧運帶來好時光,而且也將致富。但這並不是真的。」他說。

奧運帶來的災難,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 1976 年的蒙特婁奧運。該屆奧運替國民帶來約 15 億美元的債務,花上約30年才消除。最後一筆還款在 2006 年才達成。不過這樣的經驗並沒有嚇倒 1984 年的主辦城市洛杉磯。由於該屆申辦的城市不多,使它能夠與奧會協商條件。而洛城也透過私人募款來籌資。該城市也利用現有的場館作為比賽場地,結果就是帶來獲利。(接下頁)

[NT:PAGE=$]

Rosentraub 指出,有兩種模式可以為奧運帶來獲利。第一個就是採用洛杉磯模式,利用現有的場館舉辦。第二就是採用奧運的契機來興建無論有沒有舉辦奧運,都能夠用得到的基礎建設。

至於倫敦奧運會不會獲得金融上的成功,仍然是未定之天。這是由於倫敦本來就是觀光客聚集之地,因此Rosentraub 並不認為奧運會為倫敦帶來更多的遊客成長。

而成本早已開始攀升。英國政府將原先的成本估算 40 億美元,一舉調升到 150 億美元。有些預期甚至估得更高。不過藉由奧運的機會,倫敦也完成了許多基礎建設目標,包括倫敦東區的都市更新。

最後,Rosentraub 預期,倫敦並不會損失太多。

而Szymanski則對政客說奧運能夠帶來經濟效益感到厭惡。「我認為奧運是個很棒的體育盛事,但它不應該被視為經濟事件。舉辦派對很棒,但不能夠替你帶來財富。」他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