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專家:人民幣升值非萬能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2-18 00:3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匯率並不是一個思考中國問題的正確方向。人民幣升值對美國有利,但不會解決美國所有經濟問題。
按照IMF的數據模型,只有人民幣升值20%,並且其他亞洲新興經濟體貨幣也出現類似幅度升值,美國GDP才會增長1%。布蘭查德說,美國經濟僅靠此不足以實現可持續增長。
人民幣升值不是萬能藥,探討中國宏觀政策問題,應該從中國的儲蓄率,而不是匯率開始。中國儲蓄率太高。儲蓄率高反映了家庭社會保障不足、公司治理存在問題以及金融投資渠道不夠暢通。作為對策,中國政府已在醫療、養老、企業利潤分配以及金融流通領域採取了改革措施,這將有助於促進中國內需。
隨著政府舉措付諸實施,隨著中國內需增長,從防止經濟過熱的角度看,中國就需要重新調整資源,其中一個可行的途徑是人民幣升值。在期望中國經濟實現中期可持續增長問題上,必然想到人民幣升值問題,這是對應的關係。
在中國努力降低儲蓄率的同時,美國必須削減財政赤字。在目前的經濟復甦階段,美國政府在削減赤字和維持經濟增長方面必須取得平衡。
對於全球經濟走勢,衰退已經結束,經濟正在復甦。目前的主要挑戰在於發達經濟體必須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這就需要這些國家制定更有效的應對政策,否則世界其他地區也會因此遭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