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調動地方積極性 解決醫療資源供不應求問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濟寧醫學院黨委書記武廣華表示,公立醫院改革阻力很大的核心問題是醫療資源“供不應求”,應放寬政策,讓社會資本積極舉辦醫療衛生機構。
據新華社3月12日報道,公立醫院改革難在哪里?出路何在?全國人大代表、濟寧醫學院黨委書記、附屬醫院院長武廣華在新華網兩會訪談室接受記者專訪時開出了自己的“藥方”。
武廣華代表認為,公立醫院改革阻力很大的核心問題是“供不應求”,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的“供”遠遠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求”。武廣華說,目前我國的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嚴重短缺,遠遠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醫療需求,“醫院的床位使用率基本在9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了150%。”這種供求極度不平衡的現狀致使醫院缺乏改革動力,“不改革都這么多人,為什么還要改革呢?”
武廣華說,要使社會總的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實現成倍增長,不能僅依靠政府,“政府沒有能力拿出那么多錢,應放寬政策,讓社會資本積極舉辦醫療衛生機構。”他建議出臺優惠政策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把改善百姓的醫療狀況作為地方官員政績考核的一個指標。“假如社會的醫療衛生服務資源能滿足老百姓需求,醫院人滿為患、到處排長隊的問題就能解決了。”
談及農村公共服務和基層醫療衛生情況時,武廣華認為,基層衛生機構發展不起來,首要原因是缺合格的醫療衛生人才。他建議高等醫學院校的學生畢業后先在城市大醫院進行系統、正規的培訓,用二、三年的時間,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后到農村去工作;地方政府也要出臺相應政策,從物質、精神等方面給學生們提供保障,讓他們愿意下去,下去后也能留得住。“如果把缺人這個問題解決好了,農村醫療衛生狀況就會有很大的改善。”
武廣華認為,應該鼓勵城市大醫院的醫生到農村去創業。城市醫院里存在人才擁擠、浪費現象,大醫院的醫生到農村醫院工作既能改善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也有利于他們開創自己的事業。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