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13日盤中美元兌人民幣再度下滑

鉅亨網新聞中心


13日亞洲時段,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13日中間價為6.8035元,按照匯改時8.11的匯率計算,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達到16.11%。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12日發布報告,二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9點,比一季度提高了1點,連續五個季度上升。報告指出,基于對宏觀經濟形勢的樂觀判斷,中國消費者信心持續攀升。抽樣調查顯示,二季度68%的消費者對未來就業表示樂觀,67%的消費者對未來個人收入狀況表示樂觀。


在對物價總水平走勢的看法方面,調查顯示,二季度70%的消費者認為未來12個月物價總水平會上升,比一季度略降2個百分點;68%的消費者認為未來食品價格將上升。消費者信心指數是通過城鄉抽樣調查,綜合消費者就業預期、收入預期和消費意愿三個指標得出的,100點以上表示樂觀、景氣。

近來美元走貶、日元走俏,中國適時加大買進了日元歐元資產,6月中國大幅增持約53億美元的日本國債。2010年以來,中國已累計買入價值200億美元的日元金融資產,幾乎相當于前5年買入規模的5倍。中國目前有2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其中大部分為美元資產,而對于持美債過高的問題,不少專家均顯示出擔憂的態度。因此,此次適合時宜的分散資產投資于日本國債也緩和了部分擔憂,一方面有利于實現外匯儲備多元化,在美國國債的上升通道中減持部分美債,轉而買進經濟處于通縮中的日本國債,另一方面有利于實現人民幣相對于除美元以外的其他主要幣種短期貶值,從而幫助穩定出口。

另外,中國證券報13日刊登分析文章指出,6月份回落到2.9%后,市場普遍認為中國通脹無憂,物價將會進一步回落。僅僅半個月時間,這種樂觀情緒已經蕩然無存,雖然這種風云突變有點始料不及,但確實有其合理的成份。在分析7月份CPI上漲的原因時,官方認為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受翹尾因素的影響,在7月份同比增長3.3個百分點,有2.2個百分點是由翹尾因素形成的,另外1.1個百分點是由新漲價因素引起的。二是在新漲價中間,主要是由于食品價格上漲帶動的。

從國際形勢來看,經濟復蘇步伐越來越慢,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的美國央行10日宣布,將把到期的抵押貸款債券回籠資金用于繼續購買美國國債,以支持逐步放緩的美國經濟的復蘇。這就等于向市場公開投放美元,任由美元貶值,以美元標價的世界大宗商品必然漲價,也必然傳導到中國,推高中國通脹率。因此,對7月份CPI創出新高帶來的影響絕不可小覷,并要有應對之策。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0年8月13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兌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8035元,1歐元人民幣8.7323元,100日圓人民幣7.9064元,1港元兌人民幣0.87581元,1英鎊人民幣10.6009元。

(花雨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