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天興儀表遭基金拋售 私募借機逆勢介入

鉅亨網新聞中心


“通德系”重組天興儀表的計劃遙遙無期,為此二季度天興儀表遭到了基金的集體拋售,但私募及自然人卻逆勢大舉介入。

據證券日報8月13日報道,一面是此前被市場寄予厚望的“通德系”掌門人吳進良重組公司的計劃中止,何時重啟仍無時間表,并且原計劃注入資產來源合法性飽受市場各方質疑;另一方面,二級市場上,在基金們全部大撤離之后,卻有私募及自然人大舉殺入。

好不容易獲得上市公司平臺的“通德系”此次資本運作的長袖到底如何舞動?而在這一波又一波讓人不明所以的市場炒作中,獲利的是誰,吃虧的又是誰?

天興儀表2010年一季報顯示,截止2010年3月31日,公司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中,除公司大股東成都天興儀表(集團)有限公司外(下稱“天興儀表集團”),共有6家為基金。


其中,招商中小盤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為天興儀表第二大流通股東,持有183.5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1.21%;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銀保分紅為第三大流通股東,持128.41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0.85%。此外,全國社保基金六零四組合持111.81萬股,信達澳銀中小盤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持72.67萬股,泰信藍籌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持67.23萬股,泰達宏利首選企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持58.99萬股,分別占流通股比例為0.74%、0.48%、0.44%和0.39%。

另對比天興儀表2009年年報中的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表就可得知,除全國社保基金六零四組合是去年第四季度進駐天興儀表的之外(不排除此前有少量買入但未位列流通股東前十名,下其他股東情況類同),剩余5家機構皆為2010年一季度殺入的天興儀表。

然而,根據天興儀表最新于8月7日公布的2010年中報,卻可以發現截至6月30日,上述六家機構已經全部自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同時,除大股東天興儀表集團之外,新進駐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皆為私募與自然人,且均為新進股東。

“應該是社保基金最先入場,3月份減持了一些,然后基金全部入場,等待重組。”對此,8月12日,某券商人士分析道。

在該券商人士看來,這些蹲守重組的基金這次被天興儀表“忽悠”踏了一個空。今年一季度,天興儀表的股價一直在14、15元左右,最高曾達17.45元,基金在這一時段高位進入。然而,4月初開始,天興儀表的股價開始一路下行,特別是4月20日天興儀表宣布中止“通德系”暫停重組公司的消息的前后,公司股價更是接連跳水。截止6月30日,公司股價已經跌至8.86元。

“結果可能是發現重組沒譜,就只能集體斬倉出來了。”上述券商人士道,“最后虧的還是散戶的錢。”

“通德系”重組天興儀表到底有譜沒譜,成為市場各方關心的問題。

2009年10月,資本大鱷吳進良控制的“通德系”宣布,由其實際控制的深圳瑞安達事業有限公司(下稱“瑞安達”) 擬斥資2.43億元收購天興儀表控股股東——天興儀表集團78%股權。同時,瑞安達還將對天興儀表進行資產重組,向上市公司注入燈塔礦業等資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通德系”還公開承諾,除燈塔礦業之外,其實際控制的最為優質的資產——黑龍江省遜克縣翠宏山鐵礦(下稱“翠宏山鐵礦”),如果涉及土地、資產權屬等方面的法律手續辦理完畢、權屬明晰無爭議,則要在其正式投產后三年內,依法將該資產注入天興儀表。

這一消息被市場理解為“通德系”將打造天興儀表為其鋼鐵產業融資平臺,而強烈的重組預期也吸引了眾多機構與散戶參與。

然而,2010年4月20日,一紙公告卻宣布這場運作了半年的資產整合就此中止。當時,天興儀表的公告稱,由于瑞安達擬注入的燈塔礦業在短時間內難以完成審計、評估工作,同時,瑞安達對天興儀表國有股的收購尚在審核之中,因此,董事會決定中止資產重組事項。

對此,當時就有媒體報道指出,天興儀表重組中止背后,除了上市公司宣稱的手續繁雜問題,恐怕背后或許還有更為深層次的原因。而市場最大的質疑就是“通德系”擬注入天興儀表的燈塔礦業與翠宏山鐵礦或涉嫌國資流失的問題。

據悉,燈塔礦業與翠宏山鐵礦均為原西林鋼鐵集團(下稱“西鋼集團”)的資產。2005年,通德系介入西鋼集團改制,最后以3.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西鋼集團全部國有股權,其中包括燈塔礦業、大西林鐵礦、五星石灰石礦、伊春市報廢汽車拆解中心100%的股權以及阿城鋼鐵57%的股權和翠宏山鐵礦80%的股權等等。

然而,卻有來自多方的資料證明,在西鋼集團的這些資產中,光翠宏山鐵礦的價值就已高達數千億元。其中,負責勘探翠宏山鐵礦的黑龍江省第六地質勘察院提供的勘探報告材料稱,翠宏山鐵礦擁有大量優質的金屬礦,其中包括擁有磁鐵礦石儲量2,129.4萬噸,鐵多金屬礦石量1,180.7萬噸,多金屬礦石量6,619.9萬噸。

“這些礦產按市場價計算,翠宏山的價值能達2,000-3,000億元人民幣,遠遠超過‘通德系’支付的對價。”有知情人士日前表示。

也因此,有關“通德系”在參與西鋼改制過程中涉嫌“空手套白狼”的舉報函件被頻頻發往有關監管部門和媒體,并由此為“通德系”重組天興儀表平添了很多變數。

而在沒有關于重組重啟的更多的公開消息,以及基金大撤退的情況下,私募與自然人股東的大舉殺入,則讓天興儀表重組更添迷霧重重。

天興儀表最新的半年報顯示,在十大流通股東中,除第一大股東天興儀表集團不變之外,公司的第二大流通股東已變為一家名為寧波凱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其持有天興儀表170.22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1.13%。此外,十大股東中另八大股東皆為自然人,持股比例從014%-0.37%不等。

私募為何大舉殺入,難道又有新的“風聲”?

8月12日,寧波凱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坦承,之所以“逆”基金之后大舉殺入天興儀表,確實與其“有些消息”有關。不過,該人士不肯多說到底是什么消息以及“風”從何處來。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12日,在上證指數大幅下挫32.02點,但天興儀表卻逆市走強,收盤于10.72元,漲幅為2.39%。

“目前沒有新的重組消息,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對于這一市場上的這一系列異動,8月12日,天興儀表董秘辦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道。

“通德系靠的是資本運作起家,投資者要小心。”前述知情人士則提醒道。

事實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天興儀表公布重組消息之前,2009年8-9月間,西鋼集團及“通德系”旗下諸多“大將”及其親屬,就有過集中買賣天興儀表股票的行為。彼時,天興儀表的股價由8月份的7.35元一路飆漲至17.6元,漲幅高達239%。

對此,當時天興儀表的公告稱,這些交易行為不存在內幕交易情況,對于重組停牌前六個月買賣公司股票獲利的內幕知情人員及其親屬,所得收益將歸天興儀表所有。

然而,據悉,深圳證監局局長張云東在“2009上市公司年度監管會議”上披露,曾發現天興儀表的關聯、內幕交易嚴重侵害了上市公司利益,對其提出通報批評。

但事情并未就此了結,“通德系”涉嫌通過內幕消息炒作股價獲利的舉報繼續寄往監管部門。“抓到的都是小魚小蝦,用其他人股票賬戶炒股的高管、‘通德系’在二級市場的操作獲利還沒有被揭露。”有知情人士如此道。

(嚴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