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中國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農業產業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9-15 15:05


當前糧價上漲牽動了各方神經,“糧食安全”和“糧食短缺”等問題引發社會爭論。筆者認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關鍵在于實行農業產業化,要改革土地制度實現糧食種植規模化。

農業生產組織形式是國家宏觀農業政策變遷的縮影。按農業經濟學者普遍劃分法,新中國六十年農業組織變遷主要經歷三種形式: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家庭承包責任制為主體的雙層經營形式。當前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種經營組織方式,在三十年前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發展。但是隨著承包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環境變化,其制度缺陷和局限性也暴露出來,分散的小規模家庭經營難以有效組織起來,進入市場交易成本過高,個體農戶的力量難以接受市場大潮的考驗。


經過改革開放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發展到目前階段正面臨轉型的考驗,農業也在尋求改革,再次激發向上的動力。原有的模式,農業效率低下,從事生產的勞動力在不斷減少,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就是產業化,實現農業的機械化、規模化與現代化。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小農戶與大市場接軌,將分散農戶經營轉變為社會化大生產的組織形式。改變現有的“小農生產+大農經營”模式,未來將以“大農生產+大農經營”模式占主導地位階段。

農業產業化將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的二次變革。已有糧食產業化經營的經驗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情況來看,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實施農業產業化,即在生產過程中有專業技術協會為生產者提供技術支持和生產資料保障,在耕作和收獲階段有農機專業協會組織實施精細化、機械化的耕作和收獲,在加工階段有糧食生產企業與農戶結合的產業化組織,在儲藏方面則有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先進的“糧食銀行”合作組織,在包裝運輸方面有專業化合作組織,在消費方面有專門指導合理消費的協會。

中國糧食安全不能依賴于進口,而在于本國農業的發展。而現有的小戶模式制約了農業產量的進一步增加,國家為保障糧食安全和糧價穩定,應走農業產業化道路,實行規模化糧食種植,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大農業”。

(肖龍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