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向3Q亮紅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不知該用什么詞來概括3Q大戰。
江湖恩怨?兩國鏖戰?
就是這么一個突兀且擰巴的話題,讓整個互聯網都瘋狂起來。站出來對罵的一大堆,繼而是扯旗投主,似乎互聯網行業非“馬”即“周”。
這還是互聯網嗎?
3Q必有一戰
連戰先生的祖父曾預言“中日必有一戰”,因為在向資本主義過渡的節點上,兩國的角色被無限放大。而如今的互聯網如出一轍,“平臺時代”使互聯網正逐漸脫去新興行業的外衣,向成熟行業轉型。而在這個過程中,原來朝氣蓬勃,甚至有些肆無忌憚的網站們在面臨必須重塑行業規則和道德的關卡上,變成了一堆無頭蒼蠅。
它們首先想到的是養活自己。而過去十年中,互聯網賴以生存的商業模式單純地基于流量,沒有固定的用戶群和業務基礎,這種低效率顯然已不符合時代的需求。因此,平臺概念應運而生,各家開始鉆破腦袋地去攏住用戶,而這正是一場大戰爆發的溫床。
其實主角也早已內定,因為一個是國人每天必上的聊天工具,一個是唯一一款免費殺毒軟件,做平臺再適合不過。論用戶黏性,騰訊毫無爭議地坐頭把交椅,360雖小,但因為其特殊性,所以遠勝過阿里巴巴、百度之流。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清楚,兩家在圈地過程中,重合地帶的摩擦逐漸加劇,再加上周鴻祎此人生性好斗,3Q大戰就這樣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兼容并包之前被奉為“互聯網精神”,但此時卻成了互聯網的原罪,因為換做任何一個傳統行業,其自身底蘊都不足以讓雙方拿用戶當人質,馬、周二人的偏執和天真讓互聯網成了商界的笑柄。互聯網的尷尬在于整個行業都習慣了“T恤牛仔褲文化”,而如今它們必須西裝革履得正經起來。創造力與商業規則此時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互聯網今天的規模已經需要這些掌舵者們去權衡兩者如何對接。
這也許需要更長的時間,互聯網企業個個性格張揚,能讓它們坐下來推選出“武林盟主”,然后按“江湖規矩”辦事,似乎比登天還難。因此,隨著行業轉型的加劇,“武斗”將成為常態。
誰來亮紅牌?
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當3Q大戰爆發時,工信部、商務部、公安部等部門都成了雙方首先想到的“訴苦對象”,但無人能做裁決。相同的情況在美國是另外一種劇情,谷歌、雅虎、微軟三大巨頭之間的爭斗從未停止,但法律是它們最重要的武器。這在國內似乎有些強人所難,因為相關法律的健全還有待時日。但匪夷所思的是,這么大的一個產業在危機發生時,竟然沒有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做裁判。互聯網正處于從“自己玩”轉變成“一起玩”的當口,在“家規”沒有制訂好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一個“家長”主持公道,“孩子們”必然會亂成一鍋粥。
這本是一個殺一儆百的好機會,相關部門至少可以借此推動行業規則的建立。但事與愿違,該罰的沒罰,該停的沒停。此時再糾纏于孰是孰非似乎毫無意義,因為在這個節點,潛在的矛盾隨處可見,3Q大戰絕不是互聯網亂局的終點。
中國可謂是全球互聯網行業發展最快的國度,在“硬實力”逐漸增強的情況下,“軟實力”的不足日益明顯。它就像一個巨人,外表強大但內心弱小。孩子般的想當然,讓騰訊和360把互聯網的道德底線拉到谷底,這一切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如今作惡者逍遙法外,這實在是吊詭。
這一幕似曾相識,2006年世界杯上,法國“國王”齊達內頭撞意大利“惡棍”馬特拉齊,結果雙雙被罰出場。在騰訊和360的鬧劇中以及今后互聯網類似的鬧劇中,誰能亮出紅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