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銀行聯貸市場 歐系銀行自顧不暇陸續退出 陸銀卡位衝獲利
鉅亨網楊琇羽 綜合報導
陸銀如中國工商銀行(ICBC)近年不斷擴大參與澳大利亞的銀行聯貸市場,準備要在債務累累、緊縮信貸業務的歐系銀行退出澳聯貸市場時,及早搶進卡位,填補市場真空,分食甜美報酬並擴大陸銀海外營收比重。
根據美國銀行的統計數據,澳大利亞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新籌辦的銀行聯貸案中,來自中國與日本的銀行參與比重佔所有銀行的 21% 左右,與去年相比成長幅度達 4%,歐系銀行參與聯貸案的比重則相對萎縮。
中國工商銀行目前已是全球總放款金額最高的銀行,其雪梨分行韓瑞祥總經理在接受外媒訪問時指出,澳大利亞是該行的海外重點市場,現在,中國工商銀行與當地企業關係愈趨緊密,中國工商銀行直接融資給企業客戶的金額愈來愈多。
銀行聯貸一般是由多家銀行共同提供融資給有龐大資金需求的企業,如能源公司。在澳洲,大型開礦與能源項目的聯貸案最為常見,因為能源開發成本所費不貲,往往需要投入鉅額資金才能完成。澳洲政府預估,當地能源項目申貸金額共達 4510 億美元左右。此外,澳大利亞開採的鐵礦石與煤礦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比例佔所有出口市場的六成以上,而為了吃到澳大利亞能源項目的聯貸大餅,陸銀也很積極參與。
中國工商銀行韓瑞祥指出,他們看到能源開發背後的聯貸商機,對此有濃厚興趣,但他們的野心不僅於此。中國工商銀行目前在澳大利亞參與的聯貸案,包括總金額 57 億澳幣的維多利亞州的海水淡化廠、32 億澳幣的 Royal Adelaide 醫院整修等。
根據澳大利亞金融監管局(APRA)的統計,截至今年 4 月底為止,中國工商銀行在澳大利亞的放款總額已躍升至 8.6 億美元,金額高於去年同期三分之一。韓瑞祥指出,中國工商銀行還會繼續深耕這裏的聯貸市場,但不與當地本國籍大型銀行為敵。
中國工商銀行有七成股權掌握在中國政府,它同時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銀行,資產總額高達 2.5 兆美元,高於美國最大的摩根大通銀行(JPM-US)資產的 2.3 兆美元。中國工商銀行選擇在澳大利亞深耕,就是看好聯貸商機,以求在未來 5 年讓海外分行獲利比重倍增,從現有的 4% 拉高至 10%。
然而中國工商銀行並不是唯一一家在澳大利亞參與銀行聯貸的陸銀。同一時間,中國建設銀行(0939-HK)也在澳大利亞開始積極佈局。截至 4 月底,中國建設銀行在當地參貸總額達 8040 萬美元。
同樣截至 4 月底,中國銀行(3988-HK)在澳大利亞放款總額更是來到 51.4 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四分之一,中國銀行澳大利亞分行表示,中國銀行只參與對領導企業的聯貸案,如澳電信商 Telstra(TLS-AU)、礦商力拓(RIO-AU)、以及能源供應商 Origin Energy(ORG-AU)。此外,澳大利亞一家金融顧問公司還發現,中國銀行投資標的多為基礎建設項目的聯貸案。
在歐債危機升高而歐洲銀行自顧不暇而減少參與聯貸、甚至縮編在澳洲分行的人事與業務後,陸銀與日銀便趁機填補市場真空。美國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皇家蘇格蘭銀行、巴克萊資本(BCS-US)、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以及西德銀行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於澳大利亞聯貸市場參與比重共達三分之一,現則大幅萎縮,陸銀與日銀則有取而代之的氣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