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逾六成網友反對退休年齡延遲 稱損普通職工利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人保部社保研究所所長何平表示,“相關部門正在醞釀條件成熟時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逐步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逾六成網友表示反對。

中新社援引大河網9月15日的報道稱,國新辦10日發布《中國的人力資源狀況》白皮書稱,2035年,我國2名納稅人供養1名養老金領取者。人保部社保研究所所長何平隨后稱,“相關部門正在醞釀條件成熟時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有可能女職工從2010年開始,男職工從2015年開始,采取‘小步漸進’的方式,每3年延遲1歲,逐步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

早在幾年前,關于是否推遲退休年齡就曾引發過爭論。眼下,“延退”再一次被提起,立刻成為各大網站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截至前晚9點,騰訊網有10萬人關注此事。在人民網,大型調查《退休年齡醞釀延遲至65歲,您怎么看》,截至昨天上午8時30分,共有126647人參與了此項調查,1600余名網友留言。

調查顯示,30.2%的網友投了贊成票,認為此舉“適應老齡化需求,可發揮老人‘余熱’”;62.2%的網友則“拍磚”反對,認為此舉“將加重大學生等年輕族群的就業壓力”;還有6.3%的網友認為應該“考慮不同行業、不同工種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L


網友發言

網友一:這位官員你提出這樣的意見,站著說話不腰痛。政策不能只體現至今不用繳養老保險的公務員的利益!

網友二:強頂老年人回家享福!給年輕人展示才華的舞臺,不可能太陽一直圍著您轉,不可能您一直都是中午的大太陽嘛。

網友三:城鎮人在吵架,農民只能看熱鬧。那些正方多為既得利益者,記住我們還有8億農民呢。

[擁護派]

發揮“余熱”,渴望“工作”

理由一:有些職業越老越吃香

[代表人群:技術人員、職業經理人] 現實中,有些專業人士確實不服“老”。“我今年6月就退休了,閑下來沒事干,就想再找份工作。我有高級會計師職稱,當過廠長、當過公司老總、當過財務總監。”曾在南京某大型企業任職的王女士說,像她這樣的人越來越吃香。

理由二:彌補虧空,緩解壓力

[代表人群:部分專家] 延遲退休是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有專家測算,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本該拿養老金的人不僅不用拿,還會繼續繳納養老金,從全國來看,這樣做可以使我國養老統籌基金一年增加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約200億元。

理由三:“延退”不會少拿養老金退休金

[代表人群:部分在職者] 即使不是專業技術人員或者職業經理人等管理者,一些在職人員也會明白,“延遲退休”多工作幾年“發揮余熱”,不僅將來的養老金(退休金)總量不會少拿,相比而言,在職的時候工資拿得還更多一點。

[反對派]

老人不退,新人沒位

理由一:老人不退,新人沒位

[代表人群:待業者] “現在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老員工不退休,新員工名額必然會縮水。”剛大學畢業的小劉說,他很想進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可老人不退下來,就沒有空缺的編制,新人想進也沒法進。

理由二:等著早拿退休金養老

[代表人群:下崗人員] “我前兩年就已經失業了,現在每個月還要繳430元的養老和醫療參保費,本來再熬個幾年就可以領退休金了,但如果延遲退休,那我豈不是還要再苦等下去?”現年55歲的南京下崗職工林先生表示,他們大齡下崗人員找份工作不容易,就盼著退休拿養老金過日子。

理由三:“延退”緩解不了老齡化問題

[代表人群:部分民政官員] 延遲退休年齡,可能減輕政府支付養老保險金的壓力,但是卻改變不了老年人口的社會結構。不管怎么劃線,到了60歲,就開始邁入老年階段了,因此,以推遲退休的辦法來緩解社會的老齡化問題,這個設想是不切實際的。

延遲退休對誰最有利?

一是某些專家在推波助瀾。他們打著延遲退休是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為彌補養老金虧空,緩解壓力的幌子,實質是替既得利益階層吶喊。

二是部分官員是最有力、最堅定的支持者、導演者。對他們來說,一旦到站退了下來,會風光不再。倘若延遲幾年,當然是求之不得,甚至半夜都會笑醒。

三是技術人員、職業經理人渴望“終身工作”。對某些技術類或管理層人士來說,姜是越老越辣。可遺憾的是,當他們的經驗和資歷都達到高水平的時候,退休也如期而至,高工資、高福利、高“灰色收入”也就不能再拿了。

四是部分在職的公務員和事業干部。一旦退了,就要少拿工資和單位福利。如果延遲退休,不僅將來的退休金不會少拿,而在職的工資、福利還會拿得多一點。  延遲退休年齡,難道要讓老人們拼上老命去發揮“余熱”,卻讓精力充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苦苦等到老人們“油枯燈盡”時才可以就業嗎?因此,延遲退休不僅不利于年輕人創業、成長,還會摧殘老人們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諧。

(鄒光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