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標者被指"穿馬甲" 京CBD地塊競標曝懸疑
鉅亨網新聞中心
CBD核心區6地塊終于開標,這無疑成為本年度土地市場的最后盛宴。然而,一個神秘公司的出現,給這場年度壓軸大戲增加了懸疑色彩。
恒(泓)中北京發展,一家沒有任何公開資料的公司,甚至連開發商同行以及業內專家也對其出處不了解。就是這家公司,對中服兩塊地報出相同報價,蹊蹺的是,這兩個報價僅僅以微小差距超出底價,這種“蹭著底價的頭皮”報價的做法引發同行猜測,更有業內人士分析,其可能是其中某家投標開發商的“馬甲”……
查不到的投標企業
12月7日上午9點半,距離正式開標還有50分鐘,北京市國土局二樓的交易大廳里已經擠了上百人。與第一輪投標時略有不同,在大廳等候的開發商看上去顯得有些輕松,“折騰了四個月,終于要開標了。”在場的一位開發商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當在開標現場外“觀戰”的人們聽到“恒(泓)中北京發展”這個企業的名稱時,幾乎所有人都是一臉疑問的表情。
讓大家生疑的,不僅是這家企業以相同的報價“出手”兩幅地塊,更重要的是,沒有人了解這家企業的具體情況,甚至連企業的全稱是什么、名稱怎么寫都不能最后確定。
當時,記者身邊一位未進入現場的投標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企業的名稱應該是泓中北京發展,我們剛才在會議室領入場券的時候看到的。”
據了解,該公司的投標目標是原中服地塊分拆出來的Z3和Z5地塊。巧合的是,這兩地塊的招標底價均為17.34億,而泓中北京發展報價18億,僅比底價高出6600萬元。
相比于18億的報價,這兩幅地塊的其他競標者顯然更“有誠意一些”。其中,Z3地塊的投標企業中,中金、中鑫嘉業天津商業、北京萬通、亞洲衛視等組成的聯合體報價為25.19億;泰康人壽和標準投資集團聯合體報價為31.2億;陽光保險集團和陽光財險聯合體報價為25.48億。而投標Z5地塊的安邦保險、和諧健康保險、標準投資聯合體出價25.2億,北大方正也開出了24億的報價。可以看出,兩幅地塊的競標者之間相差并不大,這也愈發凸顯出泓中北京發展報價的蹊蹺。
“一般企業在測算投標價格的時候,主要會考慮地塊位置,未來開發投資計劃、經營收益以及競爭者可能的投標報價,所以競標企業開出的價格一般會有一定的溢價,像這樣‘蹭著底價的頭皮’報價,應該說企業本身也沒有志在必得的想法。”北京市土地儲備中心土地學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不僅投標價格讓人“摸不著頭腦”,關于這一企業的具體情況更是令記者沒有頭緒。
為此,記者在開標結束后找到了讀標的國土局工作人員,但這位工作人員卻表示不能透露這一企業的名稱。
此后記者又詢問了參與投標的房地產開發商和業內專家,但得到的答復都是“沒聽說過這個企業”。不僅如此,網上也無法查到關于這一企業的任何信息。
為此,記者試圖在北京市工商局和國家工商總局網站查詢這一企業的相關信息,但無論是“恒中北京”還是“泓中北京”,在工商局的網站上都查不到企業信息。
一位在北京工商局注冊過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信息在網上查不到一般有幾種情況,一個是由于工商局的網站更新沒那么快,新注冊的公司在網上很難查到,另外一個就不是本土的公司,或許是境外成立的。
被疑為“馬甲”式房企
蹊蹺的泓中北京發展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參與CBD核心區這種關注度極高的土地競標,其實無外乎兩種企業,一種是企業雖然不知名但有資金實力,另一種是出價可能比競爭者低,但是企業背景深厚,綜合實力強,后期能成為穩健稅源。”上述北京市土儲中心土地學會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按照這一說法,泓中北京發展的角色似乎也有些“尷尬”。
一方面,從競拍價格上看,它的報價明顯比不上動輒二三十億的同地塊競標企業。另一方面,從企業知名度上,這個名為“泓中北京發展”的企業似乎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據記者統計,此次參與這六地塊第二輪投標的17家企業及聯合體中,除了泓中北京發展,其余16家都有綜合實力強勁的知名企業加盟。另外,這17家投標單位中,只有6家獨立投標企業,即泓中北京發展、民生銀行、北大方正、大連萬達、中信集團和海航集團。
而在此次開標時,國土局稱泓中北京發展也沒有房地產開發資質,并非房地產開發企業,這與坊間相傳的泓中北京發展是恒基兆業分公司的說法似乎也并不契合。
而據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這個名為“泓中北京發展”的企業也有可能是某家開發商的“馬甲”。
事實上,第一輪投標結果公布時,有消息人士向記者表示,共有5家競標企業獲得第一輪競標滿分,但記者查詢當時獲得滿分的企業編號發現,共有六個企業編號,多出來的那個企業編號是怎么回事?當時就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在獲得滿分的企業中,有兩個不同的編碼實際上屬于同一家企業。
上述分析人士告訴記者,企業用“馬甲”投標拿地,一方面可以分散競標者的注意力,減少其他企業對自己的關注,另一方面也便于隱藏自己的真正實力,尤其是在可支配資金方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