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清科:三季度PE市場投資熱情空前高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清科報告顯示,2010年三季度71家企業獲投19.32億美元,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熱情空前高漲。

清科研究中心10月15日消息,大中華區著名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顧問及投資機構清科研究中心日前發布《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私募股權投資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本季度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熱情空前高漲,新募基金與投資案例數量分別創下清科自2006年發布私募股權投資數據以來單季最高紀錄。

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可投資于亞洲(包括中國大陸地區)的新募PE基金數量繼續攀升,共有18支基金完成募集,打破過往單季最多募集17支的紀錄,到位資金22.59億美元,其中人民幣基金占據絕對主導地位,17支人民幣基金共計募集18.84億美元。投資方面,本季度案投資活躍度漲勢喜人,共有71家國內企業獲得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注資,比歷史最高水平——2006年四季度的53個投資案例高出34.0%。其中披露金額的61起案例共計投資近19.32億美元,投資金額增長相對緩慢。與此同時,三季度投資案例策略趨多元化,PIPE(投資于未上市企業)、并購及房地產投資占比較今年上半年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本季度退出活動繼續穩步增長,IPO依然是主要退出渠道,境內市場退出案例占比大幅上升。

機構募集熱情不減,募集金額回落明顯


2010年三季度,可投資于亞洲(包括中國大陸地區)的新募PE基金數量繼續攀升,共有18支基金完成募集,環比上升20.0%,同比上升63.6%。但與之相比,本季度募集金額有較大幅度下滑,共計募集到位22.59億美元,環比下降85.3%,同比下降25.6%。其原因有三:一、由于上季度有大規模并購基金資金到位,募資總額隨之沖高,導致本季度回落明顯;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乏力,可投資于中國市場的私募股權基金募集進度緩慢,大型外幣基金缺位;三、雖然人民幣基金募集加速,但規模普遍偏小,且外資機構參與設立人民幣基金剛剛起步,對于此類基金募集、運作仍處于探索階段,成立大規模基金缺乏動力。

基金類型方面,本季度成長基金依舊占據主導地位,共有13支基金募得18.02億美元。與上季度相比,本季可投資于房地產領域的基金占比上升,共有5支基金募集4.58億美元,其中包括本季度唯一一支美元基金——基匯資本房地產基金III。

除上述明確到位金額的基金外,清科研究中心由2010年起對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新設立基金進行統計。本季度共有新設立基金10支,目標募集金額高達69.72億美元,其中包括人民幣基金8支,外幣基金2支。隨著基金募集速度的加快及可投資本量的增加,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項目競爭將隨之升溫,機構投資壓力也將加大。

人民幣基金設立群情狂熱,平均募集規模下滑

結合基金幣種來看,三季度人民幣與美元基金數量差異拉大,18支新募基金中有17支為人民幣基金,共計募集18.84億美元。雖然基金數量較上季度增長41.7%,但募集規模增長緩慢,尤其本土機構獨立設立的人民幣基金平均規模較上半年水平有較大幅度下滑。相比之下,外資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參與設立人民幣基金熱情高漲,本季度表現尤為突出,人民幣基金中規模最大的兩支——黑石中華發展投資基金與凱雷北京人民幣基金均為外資機構與國內地區政府聯合設立。另外,三季度宣布成立但尚未有資金到位的基金中,也有3支中外機構聯合成立的人民幣基金。

投資活躍度顯著上升,交易規模漲幅稍遜

隨著今年國內股權投資市場募集活躍度穩步回升,各機構可投資本量增加,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火爆升溫,三季度共計發生投資案例71起,交易金額近19.32億美元,環比漲幅分別達到82.0%與55.1%。投資活躍度與交易規模的上升固然可喜,但清科研究中心發現,本季度單筆交易金額依舊普遍偏小,披露金額的61起案例平均投資額約為0.32億美元,較上季水平回落23.7%,其中投資額低于1,000.00萬美金的共有29起,占案例總數幾近一半。

外資機構投資策略運用靈活,新政出臺并購機會顯現

從2010年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投資情況來看,各機構投資策略較為單一,成長資本類投資案例數量占比高達到82.7%。本季度投資機構在策略的運用方面更為多元化,71個投資案例中包括成長資本投資59起,PIPE(投資于已上市企業)6起,并購及房地產投資各3起。結合機構類型來看,外資機構憑借資金規模與投資經驗方面的優勢,在投資策略的選擇上更為靈活,6起PIPE投資案例及2起并購均由外資投資機構操刀。2010年9月,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料將為投資機構參與并購類項目帶來更多機會。

生技/健康無懸念問鼎熱門行業,PE進軍金融領域聞風而動

三季度的71個投資案例分布于18個一級行業,其中多個行業刷新過往單季投資案例數量紀錄,包括生物技術/醫療健康、清潔技術、農/林/牧/漁以及金融行業等。

從獲投企業數量來看,生物技術/醫療健康依舊是最熱門行業,共有13家企業獲得投資,但投資規模相對偏小,披露金額的11起案例交易總額約為15.99億美元,而該行業下最受青睞的二級行業仍舊是醫藥,投資案例數量與總金額分別達到行業總數的53.8%與63.4%。案例數量位居第二的是清潔技術行業,本季度共有9起投資案例,投資總額11.22億美元,主要集中于其下的新能源行業,共有投資5起,新材料與環保行業各2起。

投資金額方面,排名前兩位的行業是互聯網與機械制造行業,分別獲得4.90億美元與4.24億美元的投資。兩個行業本季度均有大型投資交易發生,其中互聯網行業有較大金額并購及PIPE案例各一個。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進軍金融行業可謂來勢洶洶,該行業案例數量位列第四,投資金額排名第三,共有5家企業獲得投資,交易規模達2.63億美元。與去年大型商業銀行獲青睞的情形相比,本季度獲得投資的多為地區及城鎮商業銀行與金融機構。今年以來國家出臺政策鼓勵民資進入金融領域以及推進農村金融建設,PE投資機構已聞風而動。

此外,本季度投資機構對農/林/牧/漁行業企業關注度亦有上升,收益于凱雷注資卜蜂國際的PIPE案例,本季度5起投資案例投資總量達2.01億美元,案例數量與金額均打破該行業過往單季最高紀錄。

地域分布北京穩居榜首,四川、河南排名上升

本季度北京、四川、河南及河北均刷新單季投資案例數量記錄。與以往投資地域分布情況類似,三季度北京依然是交易數量與金額位居榜首,有17家企業獲得總額近9.11億美元的投資,投資案例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行業,IT、互聯網、清潔技術與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交易總數與金額分別占該地區投資總量的58.8%與51.4%。多家機構聯合投資中國投資擔保公司的案例為該地區本季度最大規模投資。

三季度四川與河南地區亦有好的表現,獲投企業數量均較以往有明顯提升,而河南亦憑借多家機構聯合投資中航鋰電這一大規模交易排在各地區投資金額排名第五位。

IPO境內境外平分秋色,機械制造行業退出延續上半年熱潮

三季度共有28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實現退出,IPO依然是主要退出渠道,共有退出案例27筆,股權轉讓方式退出1筆。結合機構類型來看,28筆退出案例中本土與外資機構分別占15筆和13筆。

三季度28個退出案例分別分布于9個行業。退出案例數量排在首位的是機械制造行業,該行業在今年上半年退出行業分布中排在第二位,共有7筆退出案例發生。本季度該行業表現更勝上半年,共有9支基金實現退出,其中包括8筆境內IPO退出以及1筆股權轉讓退出。退出案例數量位列第二的是IT行業,共有6家投資機構從被投企業退出,其中包括中國智能交通系統(控股)有限公司背后的5家PE機構。

從被投企業IPO上市地點選擇方面,本季度境內境外市場幾乎平分秋色,27筆IPO退出中發生在境外市場的有14筆,境內市場13筆。在經歷了今年上半年的沉寂之后,本季度通過被投企業于深圳創業板上市實現退出的基金數量有所提升,共有6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獲得退出,涉及上市企業6個。此外,2010年8月,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背后多家投資機構實現退出,其中包括3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該市場PE退出表現亦優于上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9月盛隆光電登陸韓國創業板,背后投資方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 Co. Ltd從中退出,為首次中國企業于該板塊上市后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從中退出。

(尹薇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