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蘋果三星專利大戰告一段落:賠償額成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國外媒體今天撰文稱,隨蘋果訴三星案進入陪審團合議階段,本案的全部證人和證據已經悉數亮相,與賠償額有關的內容最為引人關注。

以下為文章全文:


摸石頭過河

在蘋果與三星持續3周的當庭對戰中,為蘋果作證的不乏一流的設計師和卓越的工程師,所以,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營銷專家在其中似乎顯得有些不起眼。

不過,雖然只出庭3分鐘,但這位約翰·豪瑟(John Hauser)教授的證詞卻切中了這場智能手機專利大戰的要害。一個小巧的功能究竟值多少錢?豪瑟的回答是:要讓手機的觸摸屏多識別一根手指,每部手機需要付出39美元的代價。

如果這一功能果真這麼值錢,一旦蘋果勝訴,不僅可以獲得大筆賠償,還有望促使法官給蘋果帶來更大的獎勵:禁售三星移動設備。

本周三,9位陪審員開始在加州聖何塞的聯邦法院審議該案,以確定蘋果和三星是否侵犯彼此的智慧財產權。如果侵權指控成立,下一步則要確定如何賠償,以及賠償的具體數額。

最終的答案取決於賠償的計算方式,稍有變動都會生數十億美元的差異。不僅如此,每位法官在採信專家證人的證詞時,也有很大的不同。

更為複雜的是,美國一家上訴法院最近的一項裁決推翻了已經沿用數十年的賠償規則。

“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在是在摸石頭過河。”明尼蘇達大學法學院教授托馬斯·科特(Thomas Cotter)說,他並未參與此案。

蘋果要求逾25億美元的賠償,並希望禁售一批三星品——這些品都採用了一些廣受消費者歡迎的小功能。一旦法院作出對蘋果有利的判決,就將對智能手機行業構成沉重打擊,導致其他企業陷入類似的法律困境。

法官的質疑

豪斯的研究體現出蘋果對相關功能的價值認定,這份研究的基礎是通過互聯網對三星用戶展開的調查。正因如此,也使之成為蘋果索賠主張的關鍵證據。

一些法官對這種調查持懷疑態度。今年早些時候,芝加哥聯邦法院的理查德·珀斯納(Richard Posner)法官就駁回了蘋果與摩托羅拉移動的專利訴訟,認為雙方的索賠證據都不充分。

珀斯納上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品開發過程中針對客戶展開的常規調查,與專門針對訴訟展開的調查有很大的不同。“後者可信度較低。”他說。

然而,在蘋果與三星的專利大戰中,雙方的專家證人針對賠償額發表的證詞很多都被採納。

專利賠償以往都遵循所謂的“25%原則”:倘若一家公司侵犯專利,便有可能將25%的利潤賠償給專利持有者——無論該技術在整體品中有多麼不重要。批評人士認為,這一原則的比例過大。而在去年的一起官司中,該原則也終於被推翻。

索賠專家羅伊·艾普斯坦(Roy Epstein)表示,這一變化也催生了大批豪瑟這樣的調查,其目的是拋棄武斷的百分比,轉而將專利功能與消費者的實際偏好聯繫起來。艾普斯坦並未與蘋果或三星合作。

至於哪份研究適合陪審團採納,則由法官決定。珀斯納法官認為,過多關注消費者對一項技術功能的關注,而忽視其他數以千計的功能,是在人為誇大該技術的重要性。

但在一份被封存的法律檔案中,豪瑟辯稱,他的研究向消費者展示了功能各異的多種手機,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

“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受訪者猜出研究人員究竟是針對哪項功能,從而避免他們迎合研究人員的意圖。”豪瑟寫道。

三星並未試圖阻止豪瑟出庭作證,而如果陪審團做出對蘋果有利的裁決,美國地區法院法官露西·科赫(Lucy Koh)在考慮是否發布永久禁令時,也可以採納這一證詞。

關鍵在數額

豪瑟認為,智能手機用戶願意為多點觸控和其他兩項功能支付100多美元。蘋果方面聘請的會計專家特裡·穆斯卡(Terry Musika)出庭作證時,將該研究作為一項依據,認為三星應該因為這三項專利向蘋果繳納每部手機7.14美元的專利費。

再結合蘋果的設計權主張,穆斯卡認為,蘋果應該獲得約5.4億美元的專利費。對於三星這樣的跨國巨頭而言,這一數字還不足以對其構成太大影響。

穆斯卡還給出了另外一套賠償計算方案,即根據三星公司的利潤計算。但這卻會大幅增加潛在的賠償額。穆斯卡表示,三星通過涉案手機獲得的毛利率達到35.5%,毛利潤超過22億美元。

法官有權要求專家證人更改賠償計算方式。例如,在甲骨文與谷歌的官司中,美國地區法院法官威廉·阿蘇普(William Alsup)就迫使甲骨文多次調整賠償計算方式。

如果法官認為專家證人的計算方法有誤,可以直接拒採納,但也可以讓陪審團對不同計算方法的前提假設分類採納。三星專家邁克爾·瓦格納(Michael Wagner)就批評穆斯卡的方法未能計算營銷、研發等可能降低三星利潤的成本。按照瓦格納的計算,三星的利潤僅為5.19億美元。

索賠專家艾普斯坦表示,好的專家在為客戶計算數據時會到此為止。“我告訴他們,我很願意考慮任何賠償計算方法,但我也會反問自己,這種方法引發了哪些問題?”他說,“如果我沒有確切答案,那就有一條底線不能逾越。”(鼎宏)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