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自貿談判阻礙不大 仍存變數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專家認為,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如果能順利達成,將對韓國的出口和經濟發展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韓國方面采取先國內協商再與中國談判的“兩步走”策略,是為了給自己預留一些緩沖空間,使韓國占據一定的主動權。雖然談判的前景廣闊,但在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談判也存在推遲的可能性。
1月9日到11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推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是他這次訪華的主要議題。訪華期間,李明博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首腦會談。雙方同意在韓方完成國內程序后立即啟動中韓自貿區談判,以盡早簽署中韓自貿區協定,為雙邊經貿合作提供更加有利的制度環境。雙方還同意盡早簽署中韓日投資協定,為推進中韓日自貿區建設作出共同努力。
談判時機到來
2004年,中國超越美國和日本,成為韓國的最大貿易伙伴。1992年,中韓兩國建交時的貿易額約為50億美元,2011年雙方貿易額超過2200億美元,比韓美、韓日貿易額的總和還要多。今年4月,溫家寶總理在北京與韓國總理金滉植舉行會談時曾表示,相信通過扎實努力,2015年中韓雙邊貿易額有望達到3000億美元。此次訪華,李明博也表示,韓中關系已成為韓國最重要的對外關系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樸光姬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韓國已經與美國、歐盟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與中國的協議雖未達成,但已經做了比較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合作的條件已經很充足,韓國方面很難再推脫。
2011年,韓國平均通脹率達4%,升至3年來最高位。李明博此前曾表示,“今年韓國經濟困難的浪潮可能要大得多。全球經濟并非是暫時性放緩,而是已經進入了一個低增長的新時期。”李明博要求內閣將今年的通貨膨脹率保持在3%左右,并將這個目標作為今年經濟政策的優先任務。
樸光姬表示,年底即將卸任的李明博必然要在任期的最后一年爭取好的政績。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如果能順利達成,將對韓國的出口和經濟發展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推動談判對李明博來說,是不錯的選擇。(郭順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