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 香港花價漲15% "極速約會"人數暴增 小情侶發短訊拍拖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2-02-13 10:40
明 (14) 日 (週二) 就是情人節,為博情人一笑,鮮花不可或缺,但受通脹及天氣影響,整體花價上升 10-15% 。鮮花業者表示,今年情人節正值上班日,不少男士將鮮花送往女友的辦公室,當眾「炫耀」男方的愛,花店整體生意額按年升 30% 。
另調查顯示,有近 85% 的「八、九十後」小情侶們認為,在情人節「拍拖」是為了求開心,反映他們多以玩樂心態看待戀愛,發一個表達愛意的短訊可很窩心,是典型的九十後拍拖模式。至於專為單身一族舉辦的極速約會 (Speed Dating) ,情人鬼前報名參加活動的人數急升 30% ,當中不乏專業人士。
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鮮花盆栽商會主席賴榮春表示,因早前天氣反常,導致鮮花失收,應節鮮花減少,以玫瑰為例,供應量比去年減少約 30% ,加上通脹影響,整體花價上升 10-15% 。不過,情人節鮮花銷情仍然不俗,尤以玫瑰、百合及鬱金香最受歡迎,有男客人以 3.8 萬元 (港元,下同) 向花店訂購 999 枝玫瑰,情人節當天更出動貨車送貨。賴榮春預料,業界整體生意額比去年增長 30% 。
情人節臨近,旺角花墟擠滿選購鮮花贈「佳人」的男士。繽紛園藝市場經理高燕萍表示,今年整體花價漲 10% ,主因受最低工資及人民幣升值影響。她指出,今年情人節花束流行「混色」,花束內有2種不同顏色的花,配搭起來,視覺效果較豐富。她表示,玫瑰仍最受歡迎,其次是鬱金香,大部分客人會訂購 11 枝或 19 枝鮮花,分別寓意「一心一意」及「長長久久」。
櫻花店助理花藝店長姚碧玉表示,雖然鮮花加價,但情人節一年僅一次,不少男士樂意大破慳囊,由於今年情人節正值星期二,花店所接訂單 90% 送往辦公室。她認為,今年客人消費較疏爽,議價情況較少,人均消費約 900 元,比去年升 10% 。她指,不少客人於新年前已預訂鮮花,有人在新年剛過便一擲逾 8000 元訂購 99 枝美國玫瑰。
除了鮮花,情侶也喜歡互送禮物聊表心意。 JC SHOP 店務經理江小姐表示,今年經濟不俗,顧客消費疏爽,人均消費約 1500 元,預料營業額較去年升約 20% 。她透露,大部分顧客喜歡選購智能手機配件,如播放器及充電器等,其中一款暖手蛋充電器相當暢銷,情人節前 2 星期已售出逾 500 件。
手作禮物亦不乏「捧場客」。經營手造心意卡、禮物盒及相架的網上禮品店 Yuki"s Paperland ,負責人于小姐表示,臨近情人節,生意額比平日急升 1 倍,大部分顧客都會要求在禮品上寫有對方名字,以示禮物的獨一無二。
為免孤單度佳節,不少人節前積極覓對象,造就婚姻介紹所和極速約會 (Speed Dating) 生意滔滔。有舉辦極速約會的機構表示,情人節前報名參加活動的人數急升 30% ,當中不乏專業人士。由於香港女多男少,港女在恐成「剩女」壓力下,即使年僅 20 餘歲,也著急尋覓另一半,但近年卻遇上大批年輕貌美的「北方佳麗」南下來港參與「相親潮」,競爭更見激烈。
極速約會機構 Coffee Matching 明日將舉辦相親派對,名額 120 人,但早於一星期前已達 90% 滿額,預料當晚將會「全場爆滿」。負責人李小姐表示,極速約會參加者當中,不乏高質素「單身貴族」,女參加者包括空姐、教師及護士等,男士亦有工程師、律師及紀律部隊等專業人士。李小姐表示,臨近情人節,機構本月活動的報名人數急增 30% ,全月有逾 800 人報名。
[NT:PAGE=$]
香港女多男少,不少適婚女性仍未覓得理想另一半。李小姐表示,配對活動同樣出現女多男少的失衡問題,男女會員比例約為 1 比 3 ,而且參加者愈來愈年輕,年僅 20 餘歲便為「終身大事」著急,「港女也知,超過 35 歲就較難覓對象」。
不過,她認為,香港女性始終較為被動,在參加遊戲環節時,明顯不夠投入,簡單如向在場人士介紹自己,亦顯得面有難色,她建議香港女性如欲增加被「看中」機會,應戒掉被動性格,開朗、健談的女性較受歡迎。
營運逾 20 年的婚姻介紹所 Diamond Single Club 現時有逾萬名會員。負責人 Ann 表示,臨近情人節,到介紹所求助人數急升 20% ,大部分為年約 23 歲至 25 歲的年輕女性。 Ann 指,香港男少女多,不少年輕女性均擔心成為「剩女」,因而提前向介紹所求助。雖然求助人士愈來愈年輕,但 35 歲以上女性仍佔女會員 30%。
Ann 指出,港女覓對象需面對多方面「競爭」,尤其近年有不少內地女生特地來港尋對象,目前內地女生佔該介紹所女會員 10% ,且該批內地女生年紀輕,大部分僅 23 歲至 25 歲;雖然她們的學歷不及香港女生,但男生一般均認為「北方佳麗」比較溫柔,這正是港女最「輸蝕」之處。
此外,香港「80 後」女生愈來愈接受較自己年長 10 歲的男士作伴侶,增加35歲以上女性尋找「Mr.Right」 (合適男伴) 的難度。該介紹所的男會員數目本已較少,男女會員比例約為 2 比 3 , Ann 坦言雖然香港女士近年已降低擇偶要求,但尋找「Mr.Right」確實困難。
一項就「八、九十後」戀愛及婚姻想法的調查發現,近八成五受訪青年認為拍拖為求開心,反映多以玩樂心態看待戀愛,絕大部分受訪者拍拖活動都會到網吧,其次是傳短訊及傾電話,而情人節需要收到鮮花不足百分之二;有學者指現今青年拍拖偏向個人主義,他們「發一個表達愛意的短訊可很窩心,是典型的九十後拍拖模式。」
《星島日報》報導,為了解青少年對戀愛、擇偶、婚姻的想法及趨勢,早前有商場與明愛賽馬會梨木樹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以問卷訪問 546 位、年齡介乎 15-25 歲的「八、九十後」。結果發現,近 85% 受訪者認為「與我一起玩樂,使我開心」是被異性吸引的首要條件,其次才是性格細心和相近;絕大部分受訪者拍拖時都曾「落網吧」,其次是傳短訊及傾電話;近 33% 受訪者則指情人節意義不大,需要當日收到鮮花的只得 1.5% 。
中大社會工作系教授倪錫欽認為,調查反映時下青年拍拖為求「一起開心、不會悶、相處舒服」,多以玩樂心態看待戀愛,屬個人主義想法;他續稱,網吧對學生來說是低消費場所,「男方會上網打機,陪伴的女方會瀏覽社交網站,惟彼此沒甚交談。」加上普遍發短訊及電話溝通,如發一個表達愛意的短訊可很窩心,是典型的「九十後」拍拖模式,惟缺乏面對面交談,帶出青年溝通模式不重視對方「面對」自己。
至於談婚論嫁,受訪青年多認為「拍一套完美的婚紗照」比「已有兩人的獨立居所」還重要;認定為結婚對象的,約 87% 會考慮「對我的家人和親友友好」;預期結婚年齡,男性遲婚傾向較女性明顯,有六成五受訪男性更認為「不一定結婚」,另有近 60% 對中港兩地婚姻抱拒絕或觀望態度。倪錫欽認為,香港雖為現代化社會,但基於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青年仍重視伴侶與自己家人或身邊好友關係。
「八十後」的何家安笑說,單是今個月在 facebook 看到,身邊至少有四五個朋友在相簿上載結婚相片,無形令自己也渴望盡快結婚。他透露,今年早已與女友有協商,不在情人節正日慶祝,改為正日翌日吃私房菜,預二人消費約 600 元,又不會送花,因應需要改以 3000 多元買相機送贈女友,並會事先在相機儲存一些他與女友的溫馨合照,製造驚喜。
至於「九十後」中五生楊佳明,她承認,身邊確有不少朋友會與伴侶到網吧拍拖,今年情人節雖未想到怎樣慶祝,但稱能與另一半一起便足夠,自己則會親手製朱古力 (巧克力) 給男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