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滬膠后市不具備突破動能

鉅亨網新聞中心


滬膠近期陷入高位整理,業內人士認為,受國內庫存充足、下游消費漸透支及宏觀調控預期等因素影響,滬膠后市不具備突破動能。

期貨日報4月13日消息,近期日膠漲勢如虹,而滬膠卻弱勢盤整,令投資者迷惑不解。業內分析人士馮莉認為,在內外有別的諸多因素影響下,短期內滬膠將維持高位整理,等待日膠價格回歸,如沒有實質利好,膠價后期有望向下拓展,進行一輪中線調整。

供應短缺VS庫存充足

目前亞洲多級別橡膠供應緊張,價格不斷上漲,預計在主產國正式開割前難以出現大跌;日膠因標的物RSS3在日本及泰國庫存較少(多數煙片膠實際上在中國保稅區,但大多不符合交割標準),其走勢頗有逼空嫌疑。但中國不存在供應問題:交易所目前約有5.8萬噸庫存,保稅區有近20萬噸庫存,國儲拋售3萬噸,拋售后庫存在17萬噸以上,農墾庫存也不會少(每日掛單量千噸左右,新膠還在陸續上市中),這樣粗略一算,國內可供消耗的橡膠在50萬噸左右(國內3月進口膠19萬噸,除去一部分存放于青島已經計算外,還有部分流入輪胎廠或者其他貿易商之手未計算;輪胎廠目前庫存及其他民間庫存也無法統計;但年后國內現貨采購非常清淡,輪胎廠多以消耗自己庫存為主,可見庫存也不少),滿足產膠淡季需求毫無問題,相對于國外緊俏的供應,國內則顯得非常充裕。在國內干旱減產問題塵埃落定、國外陸續開割后,外盤價格也會逐步走低,存在著向滬膠回歸的可能,而國內由于開割較早供應充足,膠價盤整后可能會出現領跌現象。


外圍寬松VS國內緊縮

中國經濟恢復迅速,據路透及國內專業學者預測,一季度GDP增長或在11%左右,全年也將在9.5%左右,3月份CPI增長可能在2.6%-3%左右,且輸入型通脹顯型,國內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前提下抑制通脹,正如央行副行長朱民所稱,目前亟需解決在產能過剩與資本充裕的共同作用下資產價格的快速反彈問題。基于此,中國一直在收縮流動性上做文章,包括提高準備金率、重啟央票發行、加大央行資金回籠數量等等,許多學者在二季度加息問題也有一致預期,這正是國內股市、期市明顯弱于外盤的真正原因。而歐美、日本等經濟體經濟復蘇緩慢,較為寬松的金融環境造就了美指、日經等股指延續較強勢頭,其商品價格走勢也有資金推高的跡象。

日圓貶值是日膠上漲的直接因素,中國則相反。人民幣升值預期愈演愈烈,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的突然訪華試圖增加人民幣升值籌碼,包括瑞銀在內的多家機構也紛紛預測中國在二季度將擴大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區間,顯然這對于以依賴進口及人民幣標價的滬膠是個不小的壓力。

在中國天膠供應充足、全球供應有望逐步增多的預期下,汽車業卻正在向由恢復性增長向著消費透支的趨勢發展,這點在中國最為明顯。2009年國內實行了較為有力的汽車產業刺激政策,帶動汽車產銷兩旺,但是這種刺激性增長的后遺癥就是增長后期出現了產能過剩、庫存積壓現象----有資料顯示,4S店開始出現庫存積壓現象,部分店庫存超過了1.5個月的臨界值。雖然中國3月汽車產銷數據很理想,但是不能忽視汽車產業由于政策刺激已經提前透支了消費空間,隨著刺激政策的退出,汽車業將如何維持高增長?同時原油價格上漲,國內成品油將迎來調價窗口期,短期內對汽車消費形成抑制;國內輪胎行業已經處于原料高成本侵蝕利潤空間導致正常產品供應難以維持的境地。

馮莉認為,對于日膠的支撐因素即日圓貶值、RSS3緊缺,有望在主產區逐步開割后緩解;而國內目前膠價的支撐因素----現貨價格堅挺、汽車消費旺盛等因素會逐步弱化,相反未來一兩個月貨幣調控緊縮預期、人民幣升值等宏觀因素影響將加大,國內供應趨多、二次拋儲3萬噸傳聞、下游消費透支后的空虛現象則會加大滬膠的調整力度。短期膠市正利用全球性供應偏緊的利好因素充分展示其金融屬性,滬膠市場將反復振蕩沖擊前期高點,階段性走高機會尚存,投資者可以在23,500-26,200元/噸區間波段操作。

(田莉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