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股東曝3年偷稅10個億?五糧液添"新罪"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日,據今年年初代理過五糧液小股東訴訟案的律師透露,從消費稅的計稅收入與酒產品的成本、利潤之間的關系發現,五糧液3年至少存在偷稅約10.11億元的嫌疑。如果此條“罪狀”成立,將成為五糧液的第四宗罪。不過,近期五糧液股價依然平穩,券商認為,五糧液受這些影響有限。
● 股民要求再審 10月13日一早,上海市李國機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愛文收到了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發來的回函,駁回了上訴請求。周愛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駁回理由同成都市中院一樣:起訴人未提供‘行政處罰決定或公告’等相關證據。”周愛文表示,不排除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再審。
事起今年1月9日,周愛文代理五糧液小股東民事訴訟案件,封某、周某等4名原告發現五糧液存在少繳消費稅嫌疑,要求五糧液及為其年報出具審計意見的會計師事務所賠償原告購買1萬股五糧液股票虧損掉的25萬元。原告先訴至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又上訴于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 是否偷漏稅成焦點 使原告堅持上訴的理由是五糧液酒類計稅收入比酒類主營業務成本還少。周愛文指出:“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據五糧液2006年年報披露,共銷售五糧液系列酒18.97萬噸,實現酒類主營業務收入733337.37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中披露:本期消費稅為54327.52萬元。
但按照該律師測算,五糧液2006年消費稅計稅收入為(本期消費稅54327.52萬元-按銷售量計算應交消費稅為18970萬元)/消費稅稅率20%=176787.6萬元。而2006年五糧液年報披露的酒類主營業務成本為345978.68萬元。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稅收入至少應大于酒類產品成本,即計稅收入至少應為345978.68萬元,但五糧液酒類計稅收入比酒類主營業務成本還少169191.08萬元。因此,五糧液至少存在消費稅偷稅約33838.22萬元的嫌疑。并且按照推算,2007年,五糧液至少存在消費稅偷稅約31187.47萬元嫌疑;2008年,五糧液至少存在消費稅偷稅約36133.44萬元嫌疑,3年合計約10.11億元。
周愛文還稱,國慶節前已向證監會遞交了申請書,申請其對五糧液消費稅問題進行查證。按照規定,證監會將在60個工作日內給予回復。
● 公司仍被市場看好 目前,證監會已經對五糧液進行了立案調查并且仍在調查中。
此前9月23日,證監會通報初步調查結果,五糧液涉嫌三方面違法違規:一是未按照規定披露重大證券投資行為及較大投資損失;二是未如實披露重大證券投資損失;三是披露的主營業務收入數據存在差錯等。同月30日,五糧液發布公告承認了三宗罪中的一項:披露的主營業務收入數據存在差錯,但對另外兩項未提及。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橋也曾在召開媒體臨時見面會時否認偷稅漏稅,根據唐橋的說法,“五糧液不存在偷漏稅的問題,從2006年到2008年,實現各項稅收63.9億元,實際上繳69.26億元,其實還多繳了近6億元稅金”。
目前,不少券商仍然維持五糧液推薦評級。興業證券認為違規行為對五糧液生產經營影響較小。東興證券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劉家偉則告訴記者:“五糧液是否存在偷漏稅問題目前尚未查實,不過,即便存在這樣的偷稅問題,對五糧液的影響主要是過去的業績調整,對未來影響不大。”國慶假期后,五糧液在股市上的表現較為平穩,10月13日,五糧液收于21.95元,微漲0.23%。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