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蝶變:渝中母城"破繭" 定型百年風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引言——

9月8日,解放碑步行街,LV西南旗艦店開業。對面不足50米,Gucci專賣店正在緊鑼密鼓裝修。全球兩大奢侈品牌,如此“親密”布局,全球絕無僅有。

11月16日,解放碑五一路“金融街”,哈爾濱銀行重慶分行入駐。一年前,“兩江熱潮”涌動時,該行遍走重慶主城,一番考察之后,將立身之地,鎖定在與兩江新區隔江對望的重慶“母城”——渝中半島。

月初,來自貴州的“背包客”王絮游玩重慶,游的不是青山秀水的三峽,而是渝中半島。他提著相機,在山城巷道、背街社區中流連穿行。蜿蜒街面、起伏小樓……畫面處處成景。


渝中大井巷社區老居民劉長華,近日從江北小區新房中搬了回來。原因很直接:“翻新”后的小區,花園、健身廣場都有了。坐下來一嘮嗑,左右全是幾十年熟悉的老鄰居。

…….

不管是目光犀利的商家精英、尋常百姓,還是外來游客,傾慕渝中的背后,都能發現一個共同點:“老城”更新后,對渝中價值的重新定義。

歷經三年,渝中大拆遷、大改造、大建設,在僅僅23.71平方公里“彈丸”土地上,頂住陣痛,大刀闊斧實施城市“手術”。“老城”渝中“破繭”起飛,贏得新一輪發展,再放光彩。

“破繭”——

舊城突圍破舊立新華麗轉身

鳥瞰重慶,激情滾滾的長江、溫情脈脈的嘉陵江交匯,托起一座小巧的半島。這里,承載著三千年的重慶歷史,展現著重慶這座城市最繁華的都市風貌。而走進城市的小巷,在林立的摩天高樓間,在都市霓虹的掩映下,還有不少破舊不堪的居民房。

“高端樓宇同破爛危舊房并存、現代繁華與破敗落后交織。”一年前,渝中舉行的第27屆全國六大省會城區年會上,渝中區委書記劉強坦言,我們頭上頂著核心城區的‘花環’,而地域狹小、人口密集、交通擁堵、發展空間受限,城市痼疾與發展相隨。這是“老城”無法回避的特質。

此刻,就在渝中半島的兩江對岸,城市擴張正卷起滾滾熱潮,周邊城區建設熱火朝天。面對重圍,“老城”如何“變臉”、“突圍”?

在這次年會上,劉強與其他五省會“老城”書記、區長們交流時,闡述了渝中將實施“三條”突圍路徑。首當其沖便是“實施舊城拆遷改造、綜合環境整治、挖掘人文底蘊讓歷史文化資源煥發新生。

2008年,為全面落實“314”總體部署,“宜居重慶”建設啟動。在危舊房改造巨大聲勢下,渝中區承擔了全市三分之一的拆遷改造任務,即三年拆除310萬平方米危舊房。薄熙來書記將渝中危舊房改造工作比作遼沈戰役中的錦州之役,要求渝中區精心組織這場“渝中會戰”。

承接著這樣一份重任,渝中區委、區政府一班人迅速樹立“危舊房改造是為城市進一步發展,城市發展的終極目的就是為民生”的工作思路,將危舊房改造重點放在“民生”二字上,將拆遷工作與民生宜居工程同步實施,堅決執行為民拆遷、陽光拆遷、依法拆遷、和諧拆遷。

拆遷政策、補償安置標準、拆遷評估、拆遷裁決全擺在“陽光”下進行,公開透明;十八梯啟動拆遷前,舉行“公投”,尊重民意;房屋安置進行“等價值交換”,讓利于民……截止目前,渝中區完成房屋拆除量約320萬平方米,搬遷居民41000余戶,近14萬人搬進了新居,人均居住面積增加65%以上。配合居民居住條件的改善,全區共實施了牛滴路濱水公園、白象街、中山四路等27個拆危建綠項目,新增城市綠化面積約30.3萬平方米,每平方公里一個公園,每500米一處休閑綠地,使老百姓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危舊房改造帶來的實惠。

歷經艱難,頂住壓力,通過兩年“攻堅”,渝中區危舊房改造提前告捷,給全市作出了榜樣。這意味著,渝中區“騰籠換鳥”時代到來。大拆遷騰挪出廣袤空間,讓渝中能站在更高起點上破舊立新,重新定型一座未來百年風貌之城,實現華麗轉身。

化蝶——

以文立城提升城市品質內外兼修回歸生活本源

俗語道,“引鳳來棲”得先筑好巢穴。危舊房改造破解了土地瓶頸制約,但如何才能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用騰挪出的發展空間激活城市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將“老城”歷史韻味、配套完善、資源聚集等優勢放大開來,讓其化蝶起舞,保持魅力?

一番思考后,渝中操起“手術刀”、拿起“繡花針”,在沿街干道、背街社區中穿梭比劃,一場老城“更新”、提升城市品質的戰役,在2010年打響。

2010年,渝中區啟動轄區10余條城市主干道綜合整治,不僅從建筑立面色彩、地面鋪裝、管網下地等道路設施上下足功夫,更注重從人性需求的細節上著手,讓城市改造和更新回歸到生活本質。如在長江一路整治中,在臨街門面設計安裝一層柱廊,滿足人們購物私密性需求。大坪正街整治中,將花臺柵欄拆掉,添設座椅,讓人們停留下來享受綠化,成為城市生活的場所……

今年開始,渝中區又將綜合整治延伸到36個老舊社區。區財政對每個老舊社區撥付1000萬資金,用于“翻新”。

老式單體樓亂滴的空調水,重新安裝管道匯集,房前屋后臭水溝沒有了;破舊不堪的地面重新鋪裝,變成草油路面;社區死角開辟健身廣場,居民多了健身的地方;空地上種出各色花草,空氣變得日益清新。

如果僅僅是硬件條件的改善,這并不算渝中特色,文化元素的活化,才突顯出這座城市的風采。渝中區最具競爭力的,是深厚的抗戰文化和獨具老城韻味的老街小巷。因此,渝中提出“以文為魂”,活化街區歷史,打造既融合巴渝建筑特色,又反映時代進程,既體現歷史底蘊,又典雅優美的“重慶”風格。

中山四路一線,沿街青磚灰墻,拱門廊柱,散發陣陣歷史氣息,與周公館、中國民主黨派陳列館等歷史遺跡連為一體,讓你全身心沉浸于抗戰烽火歲月,重溫那永不屈服的民族精魂。大井巷社區再現鬧市中的重慶舊影、華一坡社區彰顯老重慶市井生活文化、嘉陵西村紅色磚路帶你體味抗戰文化……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黃瓴說,城市之間競爭,最終會落到以文化為代表的軟實力競爭上。渝中從主干道到老舊社區綜治整治,表面看是提升城市面貌,內核是恢復人的生活本源,讓這座城市充滿生機,歷久彌新。這點恰是渝中決策層的高明之處。

騰飛——

城市之冠勾勒“輪廓”,國際都市榮耀而立

“渝中的城市建設管理要比肩京津滬,要在重慶領跑,西部領先,看齊上海。”目標決定成敗。在風起云涌,群雄并起的新一輪發展中,渝中堅持“品質+速度”的發展理念,展現國際都市形象的“全域渝中”規劃新鮮出爐,半島“一極三區一帶”城市空間形象布局全面發力,一個品質之城、財富之城、宜居之城驚世崛起、榮耀而立。

9月9日,解放碑購物廣場升級擴容改造工程、八一路景觀大道正式開街迎客。大氣厚重的地面鋪裝,高大的銀杏樹挺立在路邊,金黃色的銀杏葉鋪滿大街,八一路成為解放碑第一銀杏大街,更有網民稱“八一路具有歐洲小鎮般的感覺,大氣、古典,又充滿時尚元素”。

作為“一極”的解放碑CBD,兩年內,將由3.6萬平方米增加到8萬平方米,拉動解放碑價值升級的重頭項目——金融街上布局的7棟超高建筑“七星連珠”,將在五年內陸續建成。屆時,7棟超高建筑形成的100萬平方米城市綜合體,以卓越的高度詮釋著城市發展和超越的歷程,也以其完備的功能吸引全球總部經濟的著陸,成為一座城市頂尖核動力的標志。與此同時,國泰廣場和國泰藝術中心建成,將延展解放碑“氣脈”,讓解放碑成為象征實力與地位的財富高地、最具魅力與品位的城市地標。

彈丸之地的解放碑CBD是令人期待和向往的。而中、東、西部赫然崛起,三足鼎立,某種意義上講,是將“解放碑”延伸擴展到了整個渝中半島。

于是,國際化大都市的輪廓日漸清晰。東部朝天門板塊,將立起“重慶之門、西部之窗”3棟國際地標建筑;中山城市之冠、成渝高鐵火車新站等地標建筑,將帶動中部活力;在西部化龍橋、大坪板塊,嘉陵帆影摩天高樓、總部經濟園區、龍湖時代天街等地,將再建一座“解放碑”。

而城市“輪廓”之下,一批城市人文經典將在渝中版圖上閃耀亮相。湖廣會館歷史風貌區、十八梯歷史人文體驗區、巴縣衙門南宋鼓樓遺址公園……上下半城將歷史與現代穿越融匯,將山、水、城連為一體,勾勒出渝中半島高低錯落、疏密有致、顯山露水的天際線、山脊線和水際線,凝結出“山、水、城”獨特的半島神韻。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