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使西方式微! 金磚四國趁機推動貨幣體系改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1-08 20:30
金融危機后,西方主要大國經濟地位下降為金磚四國合作提供了歷史機遇,金磚四國應加強合作,倡導儲備貨幣多元化、競爭化,提出儲備貨幣的進入和退出制度。另外,開展貨幣互換,將互換貨幣授信給企業或投放市場,共同推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中新社援引中國經濟時報11月8日報道稱,金融危機后,西方主要大國經濟地位下降為金磚四國(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合作提供了歷史機遇。金磚四國是成長性新興經濟體,具有多方面的共同特征和訴求。目前的國際金融和貿易制度阻礙了四國經濟和金融的發展。金磚四國應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一、倡導儲備貨幣多元化、競爭化
多數主權貨幣都具有計價、結算、清償、投資、儲藏和融資功能,為什么主權貨幣在國內具有這些功能,出了國門相互都不相信對方貨幣具有這些功能呢?在國際上,為什么只相信美元等儲備貨幣具有跨境的計價、結算、清償、投資、儲藏和融資功能?如果說早期美元具有這些功能是因為美元與黃金掛鉤,那么,在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后則不應該信任美元具有這一特權,問題還是自己不信任自己,發展中國家相互之間不信任對方的貨幣。關鍵是主權貨幣沒有在程序上、制度上得到承認。如果金磚四國之間能達成共識,主權貨幣就可以履行儲備貨幣的職能。因此,四國相互之間可以考慮在制度上和程序上接受主權貨幣。
二、主張對特別提款權制度進行立法管理
特別提款權的份額和投票權涉及到儲備貨幣地位。如果金磚四國在特別提款權(SDR)中的占比高,投票權大,可以改變國際貨幣以三大儲備貨幣為主的格局,增加其他貨幣作為儲備貨幣。
金磚四國可以甚至應該聯合有關國家提議:對特別提款權進行立法管理,或制定規則,要求根據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變化或應主要大國的要求,對原有的規則不斷修改和調整。主張達到66%或2/3以上的投票支持就可以修改規則。
新興經濟體還可以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對基金組織的債券購買為基礎,要求改革SDR定值貨幣參照體系,要求把GDP占全球2%以上國家的貨幣都作為定值參照貨幣,并定期調整不同貨幣的參照權重。要求定期不斷擴大SDR規模,新增加規模其比例的分配根據國家經濟、金融實力的變化進行分配。這樣,可以將人民幣、盧布、澳元、加元、盧比等逐漸列入儲備貨幣,這一倡議或許可以得到中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等國家支持。
三、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立儲備貨幣的淘汰和進入機制
金磚四國可以共同提出儲備貨幣的進入和退出制度。一是設立新進入門檻,比如,區域經濟或國家經濟占全球GDP的比重連續三年達到10%(單個國家達到5%)以上,這一區域可以推舉一種貨幣自動進入儲備貨幣;單個國家符合要求的,其主權貨幣可以自動進入儲備貨幣;二是對不合適的儲備貨幣,經濟實力或地位下降的儲備貨幣,或不符合準入條件,在下個調整周期內不能改善條件的,則必須退出儲備貨幣。這一主張的目的是促進主權貨幣爭當儲備貨幣的競爭,促進儲備貨幣國的匯率和金融穩定,為人民幣進入儲備貨幣做準備。
四、聯合主要經濟大國與美國談判,將這些貨幣列入儲備貨幣
從歷史經驗來看,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過程艱難,但馬克(原西德貨幣)和日元成為儲備貨幣并沒有走正常的國際化道路,而是在美元危機過程中,加入了儲備貨幣行列。金磚四國可以借鑒這種方式,聯合一些經濟大國與美國、歐洲進行談判,把主權貨幣列入儲備貨幣,這是最快最便捷的途徑。即使美國和歐洲、日本等不同意,也可以在貨幣和貿易領域開展合作,替代目前的儲備貨幣。
五、開展貨幣互換,將互換貨幣授信給企業或投放市場
金磚四國可以以雙邊貨幣互換為基礎,建立多邊交叉貨幣互換。四國中央銀行和政府之間可以進行談判,將中央銀行簽署貨幣互換額度直接分配到相關商業銀行和企業,由銀行授信給貿易企業,使互換貨幣真正付之于行動,用于貿易融資、結算和資金融通、信用證開立。目前的貨幣互換沒有發揮作用,關鍵在于互換的貨幣沒有進入商業銀行和企業的貨幣授信,沒有進入銀行間市場。
六、政府搭臺,積極推動主權貨幣結算
當我國推進人民幣結算時,其他國家也想推動本幣結算,單方面推進人民幣結算就不容易被接受,只有采取平等的做法才能被接受。因此,需要推動主權貨幣結算制度。
具體方法是由金磚四國政府出面進行談判,簽署協議,允許對方的貨幣作為結算和投資貨幣,允許對方貨幣在境內結匯為本幣,允許以對方貨幣開立信用證、保函和對外擔保,尤其是允許對方的機構在境內開設本幣賬戶。商業銀行之間要對主權貨幣相互授信并對企業授信,允許主權貨幣資金相互往來。
七、在主權貨幣資金跨境流動方面進行合作
可以考慮以主權貨幣進行對等的資本賬戶開放或投資。采用主權貨幣結算以后,主權貨幣流出以后的回流問題需要解決,需要各國政府允許由貿易項下產生的主權貨幣資金可以跨境流動進行投資,允許回流的本幣資金在國內開設賬戶,進行債券、股票等投資。
本幣回流到國內進行投資,不會產生沖擊風險。在國際上,各國真正擔心的是美元形式的短期資本或投機資本,因為美元全球泛濫,規模巨大。一般發展中國家的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承受不了美元或歐元金融資本的自由進入。而本幣資金跨境流動,其規模不會超過國內的規模,也不會產生任何沖擊,關鍵是做好資金流動的監測和管理。
允許貿易項下的主權貨幣資金投資,可以規避對美元的使用,推進本幣的國際化,也實行了資本賬戶的開放,有利于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同時,又無風險,實現了投資貨幣、區域和資產的多元化;在貿易項下的資金流動開放以后,可以相互允許各自的企業到對方國家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發行股票和債券,使用主權貨幣但不兌換為儲備貨幣,這樣,貨幣開放就可以趨向多元化,風險也可以分散。
八、探索建立石油期貨交易所
中國和印度對石油的需求很大,而俄羅斯缺乏石油價格的話語權尤其是定價權,三國聯合起來,在上海、莫斯科聯合開辦石油期貨交易所,由雙方提供交割的部分石油份額,聯合中東石油國家提供石油交易來源,就可以建立起亞洲國家自己的石油交易所,這個交易所可以商議以人民幣、盧布標價,并保持匯率相對穩定,這樣,石油價格就可以不再完全被英國和美國的金融投機資本所左右。
當然,開辦了石油期貨交易所,需要承諾本幣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對外國交易商開放,而且只對外國交易商持有的本國貨幣開放(美國就是如此),但不對其他貨幣開放。這樣,所有參與的國家都可以獲得利益。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