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證券盤前-盤面無主流 資金無方向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盤勢分析
美股走揚,加以中國股市十一長假後亦出現紅盤,港股亦走揚。台股甫開盤亦以小高盤開出,惟塑膠、化學、營建開盤即出現弱勢,而金融及電子亦未能持強,雖IC設計、手機及面板等仍維持相對平穩的走勢,惟PCB、DRAM、太陽能、遊戲、電子週邊明顯走弱,金融包括遠東銀、台新金、安泰銀、台中銀等亦出現2%以上的跌幅,使大盤尾盤在營建、金融、汽車等類股快速拉低下,跌破8200點及月線支撐,成交值則萎縮至千億元以下。
央行對匯市積極祭出三不一沒有政策,即指國銀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不准做、美元空單不准留過夜、最後一盤不准掛單,且若無交易憑證,即不准幫出口商操作遠匯,但盤中台幣仍肆無忌憚地一度攀升至30.645。然而,台股中的資產及營建卻未能呈同向走升,除了市場預期央行仍將在尾盤壓匯外,另方面即在財政部將從明年開始對私有閒置空地恢復課徵地價稅,且若屬閒置空地,空地稅甚且會是地價稅的2至5倍。以上二因素使得資產及營建走勢受到明顯的壓抑,壽險類股的中壽、台壽保、新光金等拉回幅度亦有2%以上。這影響到人氣的聚集,因近期中小型資產及營建類股,隨著台幣升值而走升搭配上金融,已形成盤面重要維繫人氣的類股,因此其盤中拉回使買盤不前。加以,在中國股市漲聲中,中概內需亦未隨中國股市一同走揚,電子又在匯損陰影及漸進入淡季等因素影響下,亦難積極吸金,佔大盤成交值僅五成左右,而僅以少數次產業呈現動狀態。按目前三大類股來看,中概內需及國內資產營建等內需股、金融股的壽險出現明顯的拉回,而電子又未有積極領盤作為,致使大盤缺乏有力主流帶盤上攻,也使得買盤縮手,成交值大幅萎縮至千億元以下,大盤自然難以維持高檔震盪。考量電子在九月營收公告後,即將面臨中下旬的第三季財報陸續揭曉,市場仍持一定觀望態度,而政府抑制養地及央行努力控制匯率的穩定,亦使資產及營建、壽險一時亦難有所表現。反而是在中國股市已突破近二個月的箱型整理後,若其得以持續上攻,則有利中概內需進一步走穩,並帶動人氣回流,後續可觀察中概內需能否再躍升為盤面主流以吸引人氣回流,否則,處於無主流狀況下大盤亦難有所作為。
大盤K線在出現連11線後,今天成交量萎縮至千億元以下,並拉出一根百點的長黑棒,且月線失守。雖以月線來看,因其未來二日仍扣抵8150點以下指數區,暫時可處於走升格局,但隨後其扣抵指數區即將上移至8150點之上,即為近十幾個交易日的盤整區,意謂著大盤不快速走升至月線之上,甚至回升至8200點之上,月線恐於本週開始走跌,進而使大盤拉回壓力加大。而以技術指標看,KD已近50中軸,RSI亦未能守穩50之上,加以量能快速萎縮,顯示,技術及量能已領先大盤呈現回檔趨勢,除非大盤得以帶量長紅棒收復月線,否則,大盤震盪區間勢將下移至月線附近。
◆投資建議
政府積極穩定匯市及房市,相關類股股價受影響,盤面頓失主流,人氣難以聚集而使買盤縮手。如果,近期在中國股市積極走揚下,中概內需等類股仍未能積極走強,電子又處於財報公告前夕,在市場保持觀望態度下,並不利於大盤高檔整理,且成交量一再流失,也使下檔支撐買盤變弱。因此,在盤面未出現明顯主流,大盤回攻高檔困難度加大,許多個股拉回幅度已大於大盤,需留意手上持股未能維持強勢宜先行出脫,待大盤走勢回穩,再擇業績股逢低承接。
◆個股分析
金居8358
十月份訂單月成長5~10%,大陸農曆年節需求將在十一月出籠,減緩美歐市場進入旺季尾聲的衝擊。已經成功研發電動車鋰電池用10 微米銅箔,正開發8 微米製程,11Q1先以10噸試產用機台試產10 微米產品,第三季再擴充100 噸量產用機台。
飛宏2457
2Q稅後EPS 為1.45 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紀錄。成功卡位LED照明領域,搶下4家美國前5大燈具公司訂單,手機電源供應器除成為NoKia主要供應商外,並專攻智慧型手機領域。3Q 營收可望成長2 成,4Q 有機會持續向上。具現金減資題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