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美中新局對台灣經濟前景的可能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中新局對台灣經濟前景的可能影響」(何庭歡報導)

十一月份,對台灣最重要的兩個大國,也就是美國與中國,都開始面臨政府重組工作。美、中兩國是對台灣經濟影響最重要的兩大因素,因此有必要探討這兩個國家在經歷政府重整之後,對各自經濟,乃至台灣經濟,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首先,就「美國」來說,影響我方經貿最關鍵的因素,自然就是延宕多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在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成功連任之後,經濟部次長梁國新期待未來台美經貿關係,能繼續良好發展、加強,乃至深化與擴大在各方面的合作。梁國新說:『對我們來講,也有一個比較「積極面」的消息,就是他是個「持續性政府」的話,他大概很多政策的「可預測性」比較高一點,所以我們覺得台美的這個經貿關係,不論是在貿易、投資、技術合作、以及產業合作各方面,都可以進一步的「深化」跟「擴大」。』

梁國新也指出,我方當然希望,「TIFA」能儘快恢復協商。但確切重啟時間,仍然需要雙方確認。『我們希望歐巴馬總統連任之後,可以很快的能夠就何時再舉行TIFA會議這個事情,雙方可以緊密聯繫,那這個我們也知道,美方因為不僅是總統選舉,整個國會改選的關係,這個事情他們還要回去跟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包含業者、產業公會以及國會議員溝通,那我們希望在這個選舉過後,相關的事情可以積極的來規劃。』

經濟部長施顏祥則認為,「明年初」是相當可能的時間點,他說:『TIFA我剛剛講是說,美國選後我們會積極來進行,那麼看起來因為選後,美國內閣要作個處理,比較可能時間,我們判斷,當然是越早越好,一定是越早越好,但是明年初應該是一個可以預期的啦!但是還沒有談,因為他們才剛剛選完,也需要稍微一點時間。』

至於有立委希望經濟部能先提出有關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後,對現有產業衝擊影響的初步報告,施顏祥也說:『就是說委員希望我們說,對TPP的影響,要有個報告、初步報告,那麼目前都在蒐集資料,我們明年中、中間的中,應該可以、應該可以!因為目前都在蒐集資料了!』

施顏祥並強調,會在重啟的「TIFA」中,與美方再提有關「TPP」,甚至是「自由貿易協定」(FTA)等長期規劃。台美雙方已經交流過一些共通性議題,各自都在進行進一步研究,例如台灣很希望跟美方談「台美投資及促進協議」(BIA),美方也願意帶回研究;另外還有美方對藥品在台銷售、藥價問題也有相當程度考量等等,都是雙方關切的議題。

經濟部次長梁國新進一步說明,由於美國擁有絕佳的基礎建設、法律制度透明、環境又對研發友善、以及高品質人力等條件,對台灣產業來說相當有幫助,加上現在兩岸簽署「ECFA」後,台灣成為世界各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重要樞紐,因此台美產業如果善用彼此優勢、互補關係,就可以雙向提升彼此的全球競爭力,並提供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梁國新更提到,台灣希望可以跟美國展開有關「投資促進」、「投資保障」與「市場開放」的「雙邊投資協定」議題作業,因為這將有助於保護雙方投資人與開放新市場。[NT:PAGE=$]

至於對岸,在經濟層面,最受人矚目的,應該是中共在十八大提出在2020年前,要達成GDP與人民年均所得「翻倍」目標。對此,有經濟學者表示,這代表大陸要積極「拚內需」,固然對以「外銷」為主的在地台商而言,可能不算是好消息,但對「內需」為主的台商來說,則是大利多。學者更提出,「外銷」台商可能因此回流台灣,只要政府能帶動這些廠商,加強末端消費品發展,也就可以利用兩岸優勢反攻「大陸內需市場」,進而帶動台灣經濟發展。

然而,在陸台商仍以「外銷」居多,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認為,「危機也是轉機」,因為台商經營空間發生困難,就會陸續返台,加上政府提倡許多吸引台商計畫,如果能「回流」成功,就能改造台灣成為生產基地、轉運據點,不但利用同文同種、ECFA以及品牌優勢,反攻「大陸內需市場」,也能提振台灣經濟,孫明德並建議:『那我們台灣應該由我們的政府來帶動,為了大陸這一波消費成長的一個商機,我們怎麼把我們原來從「半成品」、「零組件」這樣一個生產型態,轉變成以「消費品」尤其是以「大陸內需市場」為主的「消費品」這樣一個方向去發展,我覺得這是我們可以去注意的一個方向。』

孫明德進一步分析,目前台灣製造業以「電子零組件業」為大宗,但多以加工、原料、半成品為主,未來應該考慮加強品牌通路,往「末端」消費品發展,在同樣覬覦大陸市場的眾多國際品牌中脫穎而出。

孫明德並認為,明年第一季可能外在經貿環境各方面還不太穩定,但到了第二季,回穩可能性相當高。至於什麼時候才是明年景氣回溫的時間點?孫明德說:『明年全年的景氣可能要等到最快第二季,那也不排除要到下半年,回溫的速度才會加速,因為歐、美、中這幾大經濟體都還有一些政治上的因素,可能會影響他們景氣復甦的過程,等到明年第二季以後,這些政治上的不確定性慢慢消除,下半年的景氣如果要回溫的話,速度就會比較快一點。』

觀察政府當前的政策方向,是希望趕快重啟「TIFA」連結「美國」,乃至希望博得「TPP」的入場券;而跟對岸,也以「ECFA」相互牽引。兩岸之間血脈相通、同文同種,因此,儘管當前經濟情勢依舊低迷,一旦景氣回溫,台灣應該不至於抓不住「復甦」的契機。當前,內外環境都不佳,政府除了應該積極推動「經濟動能推升」的具體政策之外,對外該做的功課,也一樣不能少。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