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保健停看聽》小兒尿床的中醫治療經驗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夜間遺尿俗稱尿床, 是指四歲以上的孩童,於睡眠時不自主的排尿現象。根據西方臨床統計,五歲的孩童約有百分之十五仍有尿床的情形,隨著年紀增長,約有百分之十五的尿床兒轉好,到二十歲時約有百分之一的成人仍有尿床的情形。

嚴格講起來,尿床並不算是一種疾病,隨著年紀的增長而發育漸漸成熟,遺尿症自然會消失。然而,遺尿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精神壓力,甚至會造成父母與孩子親子關係不良,過度的責罵或處罰可能造成兒童的自尊心受損,形成自卑或行為上的問題。


小兒尿床的中醫治療經驗

兒童膀胱進展如下:

零至一歲:膀胱貯滿尿液,就會自然排出。

一至二歲:膀胱貯滿尿液,會產生尿意。

二至三歲:雖然很想排尿,但已開始能夠稍微忍尿。

三至四歲:雖然沒有尿意,也能依照自己的意志來排尿。

通常停止使用尿布,約在一歲九個月至兩歲兩個月之間,這個階段的兒童,多半能自己感覺出膀胱脹尿,最適宜於訓練脫離尿布。但是,三歲以前,部份兒童的膀胱尚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無論日或夜,仍舊會不自禁地排尿出來。

夜間遺尿的成因,還不是十分清楚,不過研究顯示,尿床的原因與夜間多尿( 與” 加壓素” 分泌不足有關),膀胱容量較少,睡眠時膀胱已漲尿,卻無法自己控制,研究也顯示,夜間遺尿與基因遺傳也有關連。

如果家中有經常尿床的孩子,應請醫師做正確的診斷及排除其他可引致繼發性夜尿的原因,家屬須了解,孩子並不是故意要尿床,只是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所致,應該與孩子、醫師共同討論,求得一個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治療的方法:

1、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是治療遺尿的的必要條件,必須讓孩子正視且重視這個問題,並充分配合。

2、晚餐不要吃稀飯或菜頭湯、冬瓜湯等利尿的食物,睡前不可飲用太多水分,睡前要上廁所排空尿液。

3、儘量不要包尿布,雖然包尿布可省去清潔的麻煩,但孩子容易產生依賴的心理,故意不起床上廁所。

4、倘若前一晚尿床,小朋友應參與隔日床單的換洗、曬棉被,訓練其責任感。

5、廁所的位置應在孩子房間附近,同時可點一盞小燈提醒孩子廁所的位置,或在房間準備一個小尿桶,以方便孩子夜間如廁。

6、勿因尿床而嚴厲責備小孩,以鼓勵代替處罰,以免傷害其自尊心。

7、在沒有尿床的翌日稱讚和鼓勵孩子,加強自信心.。填寫尿床紀錄表可清楚知道治療的進展,並可增加孩子的參與感。

8、行為治療:教導孩子自我訓練,半夜若有尿意時,應自己起床上廁所,睡前由床上到廁所實際演練一遍。 另一種方法,可由家長於半夜叫醒小孩如廁,依次將每晚喚起的時間漸延後, 於一週時不再叫醒他,讓他自動起來。

中醫辨證分型:

腎陽不足、下元虛冷:夜睡遺尿,色清量多,面色蒼白,惡寒肢冷,腰腿酸軟,智力遲鈍。宜溫補腎陽,固澀小便。治以:桑螵蛸散,縮泉丸,腎氣丸。

中氣下陷、肺虛不攝:夜睡遺尿,頻數量少,面色蒼白,自汗乏力。宜補中益氣。治以:補中益氣湯。

醫案舉例:

陳小弟,三歲,每天晚上尿床,在冬天常因此而罹患感冒,父母非常辛苦,睡眠不足,還每天換洗床單,曬棉被,經服用中藥約3個多月,由一週尿床七次減至三次,再減至一次,後來是二週一次減至一個月一次,之後就自行會醒來上廁所。

*健康叮嚀:

1、煮湯、炒菜可加老薑三片,增加食物溫性,可暖膀胱,加強控制力。

2、晚餐後禁食冰棒、西瓜、哈密瓜、水梨等多汁且寒性的食物。

(本文作者林君玉,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家醫科主任,現為程惠政中醫診所副院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兼任醫師。)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