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狂牛已控制! 農委會:加強在美查廠數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4-26 09:01
記者李玲玲/台北報導
農委會表示,美國農業部24日發佈新聞,說明在例行監測中發現加州一頭乳牛感染狂牛病,圖體已控制並銷毀,不會流入肉品供應食物鏈中。
農委會指出,從民國80年已陸續禁止自狂牛病發生國家輸入活牛及肉骨粉、肉粉、骨粉、禽肉粉、血粉、飼料用動物油脂、飼料用動物油渣或其他可傳播狂牛病的動物性產品,至於准許輸入的犬貓食品及其他動物飼料則不得使用來自狂牛病發生國家的牛源成分,而美國在2003年發生第一起狂牛病病例至今,這項措施並未曾鬆懈。
由於美國在2007年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認可為狂牛病風險已控制(Controlled BSE risk)國家,這次美國發生第4起狂牛病病例,農委會表示,經查OIE目前資料在風險分類等級並無改變,但若這次案例導致風險分類降等,將立即檢討並修正現行相關動物檢疫措施,以加強動物疫病風險管控。
農委會表示,我方已透過駐美人員要求美方儘速提供完整疫情調查資料,供相關風險評估之用,且已查證日本尚未採取新的管制措施,韓國除加強邊境查驗並要求美方提供詳細資料作為評估使用。
針對這次美國驚見狂牛病,農委會除將協同衛生署加強肉品源頭管理,增加在美查廠數量外,繼續禁止由狂牛病發生國家進口活牛、供動物飼料用肉骨粉,同時對有條件輸入的犬貓食品及動物飼料,加強執行邊境管制。
在國內防疫作為方面,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已從民國87年起,每年依照OIE規範對牛隻進行狂牛病採樣監測工作,至今監測共7418件,其結果皆為陰性,未來仍將持續辦理,以達早期預警效果。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