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反思汽車業調整與振興規劃 不及格的兼并重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12-30 10:28


反思規劃的得與失,如何擺脫“政策市”和計劃思維陰影,也就成為全部的歸結點。

中新社援引南方日報12月30日報道,本周,廣汽合并廣汽長豐實現A股上市一事,再度傳出推遲的消息,預計要在明年一季度才能完成。這使得《汽車業調整與振興規劃》實施后的并購重組第一案,未能如期收官。而在規劃實施的三年間,汽車業兼并重組的目標也未能全部完成。

市場并沒有按照規劃的意愿前進,說明了規劃與市場的脫節,甚至是政策干擾了市場,計劃思維仍在阻礙產業發展。實際上,比兼并重組更令人興奮且沮喪的是,振興規劃實施的一攬子消費刺激政策,讓車市走過了一段最為波動的歲月。

反思這個規劃的得與失,如何擺脫“政策市”和計劃思維陰影,也就成為全部的歸結點。


不及格的兼并重組

汽車業振興規劃提出三年內“兼并重組取得重大進展”的目標。包括“通過兼并重組,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

按照中汽協的統計數據,今年上汽、東風、一汽和長安四家大集團,銷量規模都能上200萬輛,其中上汽已接近400萬輛,東風可達到300萬輛。因此兼并重組提出的第一個小目標已經達到,但這基本上并不是兼并重組之功,而是企業自身加速發展的結果。

形成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車企這一目標則未能完成,目前只有北汽能夠進入這一規模區域,形成了明顯的斷層。今年前11個月,前十家汽車生產企業共銷售1466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7%。也未能達到“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這一目標。

從具體兼并重組案例來看,這三年中開展的主要是廣汽并購長豐汽車、長安和新中航重組、廣汽重組吉奧等三大事件。廣汽的一系列并購重組,立足于構建大廣汽版圖,并且把并購重組和內部整合,推動資本運營相結合,盡管目前并沒有見到明顯的效果,但仍是理性的企業行為。

長安和新中航重組,將哈飛和昌河納入大長安體系,則有“追求做大、拍腦袋工程”之嫌。有權威業內人士向南方日報記者指出,“這一整合可能會整死了哈飛和昌河兩家曾經輝煌過的企業。”而長安本身除了壯大一些規模之外,也未能通過兼并重組明顯提升競爭能力。在今年的市場回調中,長安微車業務明顯下滑,“死敵”上汽通用五菱的市場份額則不跌反升。

振興規劃中最讓人詬病的還有提出“鼓勵一汽、東風、上汽、長安等大型汽車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兼并重組。支持北汽、廣汽、奇瑞、重汽等汽車企業實施區域性兼并重組。”這被外界總結為“四大四小”,存在濃厚的計劃思維。實際上,三年來,一汽、東風、奇瑞等都沒有重大的對并兼并重組動作。被這一說法摒棄在外的民企吉利則實施了重大海外并購,吉奧實現了廣汽的合作。

東風公司總經理朱福壽近日曾提出“東風本身就是一個較完整產業鏈”、“重視內部整合,謹慎對外兼并重組”的觀點。東風在這三年間最重大的重組動作是利用東風杭汽基地,引進了東風裕隆新合資項目。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盡管國內車企呈現十分多而零散的狀態,但目前兼并重組的大氣候并未形成,這使振興規劃的兼并重組“作業”最終未能及格完成。

來去匆匆的“政策市”

從實施效果來看,汽車業振興規劃最有效果的是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一攬子消費刺激政策。受這些政策的推動,汽車產銷規模在兩年間翻了近一倍,順利走出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

振興規劃對其時汽車業有如此判斷:“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加深和國際汽車市場的嚴重萎縮,國內汽車市場受到嚴重沖擊,導致全行業產銷負增長、重點企業經濟效益下滑、自主品牌轎車發展乏力,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形勢嚴峻。”因此砸出真金白銀刺激汽車消費。但今年以來,在刺激政策退場之后,汽車業進入深度回調,以及汽車社會病的爆發,說明汽車業的主要矛盾不是需求不足,而是汽車剛性需求和交通、環保、社會壓力的沖突,政策對此明顯估計不足,反而推動了很多大城市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提早進入汽車社會,并引起了市場的激烈波動。

有卸任高官就曾提出,“用財政補貼購買小汽車,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而是應該多發展公共交通。”此外,小排量汽車刺激政策盡管一定程度上幫助自主品牌擴大了市場份額,但并沒有產生根本性的促進或扶持作用。大起大落的“政策市”反而讓有些自主品牌走亂了發展步伐。

乘聯會秘書長饒達年初曾提出,中國汽車市場是政策市場。政府對汽車市場該調控時不調控,反而出臺過多的刺激汽車市場發展的政策,使前兩年汽車市場增速過快,當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后,今年一下子把三項優惠政策同時撤銷,再加上北京的汽車限購令,使汽車市場出現下滑。

從這一角來看,如何避免短期政策的干擾,為汽車業制定更多切實的長期發展戰略,使汽車業走出“政策市”、計劃思維的陰影,仍是一大核心命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在當前汽車業的諸多矛盾和問題中,“如何處理好政府與企業、市場之間的關系,仍是最具挑戰性的一個難題。”

(劉燕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