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孫春芳:鐵道部往何處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1-10 10:56


自去年年底以來,關于鐵道部要改革的消息就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更有媒體報道,改革方案要在今年4月份出臺。

然而跟外界的熱議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鐵道部自己卻對此事沒有明確反應。

在上月底舉行的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鐵道部部長盛光祖跟代表們透露出了一點消息,表示國務院已經在研究鐵路體制改革的事情了。然而,從盛光祖公開的主題報告里,還難以看到任何關于“社會上”講的體制改革的痕跡。盛在講話稿里主要談的是鐵路運營體制和機制改革。

實際上,自救工作自盛光祖去年年初上臺后,就已經開展研究了,最大原因即是劉志軍下臺之后留給盛的是一個極大的爛攤子2萬億的債務和一大批資金來源已然出現危機的已建、待建項目。到去年年中,盛光祖終于出臺了一個自救方案,這個方案的核心可以歸結為六個字:“大雜燴、放權派”。


所謂“大雜燴”就是把鐵路的運輸主業和多種經營重新歸并到一起,實行全口徑核算,一體化管理,這實際上是改革的倒退,因為當初把多經從主業分離出來,就是為了避免多經依靠主業大肆倒票、倒車皮影響運輸主業,希望能讓多經慢慢脫離主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現在又搞在一起,鐵路的多經就永遠無法斷奶了,甚至很有可能為了不擇手段地創收影響到主業和運輸的安全。

當然,盛的想法或許在于,鐵路運輸主業受制于價格管制和運能限制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只能寄希望于多經創點收,以挽救鐵道部資不抵債的經營危機。然而,這是極其短視的一種做法。

所謂放權派,就是把一些經營權力下放到地方路局,思路是能放的都放,但有一條,鐵路的調度權不能放,要放也只能放一小部分。盛光祖是2000年調離鐵道部到海關總署的,當時鐵路系統搞得最鬧熱的正是在時任鐵道部部長傅志寰領導下的放權運動(到2003年劉志軍上臺后被全面收回),11年過去了,盛重新把這一招又撿回來了,然而,當年被事實證明是行不通的方案,在如今鐵路路網更加繁忙,設備技術更加復雜的新形勢下,顯然也只有死路一條,為什么?鐵路最重要的權力是調度權,這一權力不放,其他衍生性的權力放得再多,恐怕也沒有效果。道理很簡單,你花幾百億建一條鐵路,結果鐵道部不讓你在這條路上行車,你的錢不是打水漂了嗎?同理,地方路局買了一大堆車輛和設備,準備多開發幾個運營項目,結果鐵道部一聲令下,讓你先保證中長途的運輸需要,服從全路統一調度,你這投資不是都白搭了嗎?

實際上,傅志寰時代的改革和盛光祖當下的自救,其誤區皆在于死守住一個底線鐵路的調度權必須統一,不能分割。理由是什么呢?一分割之后就要亂,就要互相扯皮,就要出事故。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