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美國的好!外資重塑美國的經濟面貌 改變南方產業結構
鉅亨網鄭杰 綜合報導
紐約時代廣場 (圖取自維基百科)
美國一直以來都是外資投資的重心,而現在這樣的領先優勢還將會持續擴大。
自 2008 年以來,外資對德國、法國、日本、南韓的直接投資開始陷入停滯,2009 年歐洲的外國投資更是下滑 36%,相對之下,美國卻在 2010 年外資投資成長了 49%,當中多數來自加拿大、歐洲和日本,總投資額高達 1940 億美元,是史上第四高紀錄。
▇外資重新看到投資美國的內在優勢
《Forbes》報導指出,外國資本正在重塑美國的經濟面貌,將財富和收入移轉至不同的區域,不過這樣的改變對美國人來說並非新鮮事,畢竟美國最早是英國的殖民地,整個 19 世紀也多倚賴歐洲資本建設從鐵路到運河等設施,若非歐洲來的資本,美國的城市發展進度恐怕會慢得多。
時至今日,這樣的模式又再度確立,外國又重新發現了美國的內在優勢,幅員廣闊、自然資源豐富、廣大且還在擴張的消費市場以及相對可預測的司法系統,另外,美國的人口結構與日本、韓國、德國等迅速老化的社會相比出現十足的反差,美國的出生率和大量移民使得人口結構年輕許多,中國雖然也有類似的優勢,但是中國威權的政治體制會使得投資者卻步,不願意棲身於這樣的政權下。
而這股投資熱潮並非一股腦的集中於科技業或是房地產,反而是更專注於基本工業建設,這對美國這樣一個大且資源豐富的國家可說是最適合的,其中新興能源領域在 2009-2010 年吸引了超過 3 倍總額約 200 億美元的資本,部份的資金注入可再生能源產業,但當中絕大部分資本還是投入不斷擴張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
「頁岩革命」是最受外資青睞的投資選項,來自中國、法國、西班牙的能源公司都在俄亥俄、科羅拉多、密西根砸了大筆投資。
▇ 外國汽車公司大舉投資
這股投資熱潮中,最重要的或許就是工業投資激增,在 2009-2010 年一年之間增加了 300 億美元,多數集中於化學、汽車、鋼鐵以及運輸產業,主要是在投資環境友善的美國德州以東南部。
這些外資,特別是跨國企業,並非傻瓜,他們不若美國國內企業有一些國內負擔歷史因素要背負,他們選擇投資的產業和地方就是以他們的企業利益為優先,例如汽車業的 Mercedes-Benz、Volkswagen、Nissan、Toyota、Kia 等外國車廠都紛紛至美國南方設廠,或是擴大投資。
這些都不是無關緊要的投資,平均建廠成本都要超過 10 億美元,而且這些外國企業代表的是製造業更好的薪資水準,並帶來就業機會,且還將會帶動其他相關零件供應商、汽車製造業也跟進設廠。
在未來 10 年內,這些投資將會改變美國的產業結構。現在阿拉巴馬州和肯塔基州汽車生產量已經與密西根州並駕齊驅了,且根據美國勞工局數據,密西根州在汽車業從業人士數量當中以 18.1 萬領先,其次則是印地安納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和阿拉巴馬州。(接下頁)
加州洛杉磯市中心大樓群 (圖取自維基百科)
▇ 工會組織弱勢 交通網便利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外資公司經理任職於 Ford、Toyota 的 Taylor 認為,這是因為美國南方的工人還未變得與美國中西部工人一樣,也就是工會組織還未強盛、還不夠成型。
在東南方,工會對公司而言肯定是小得多的問題,以阿拉巴馬州為例,雖然汽車工人近幾年來人數大增,但是當中僅只有 7100 人隸屬工會,參加率約 10%,低於美國全國 12% 的平均值,德州、喬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維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等州更低於 5% 以下。
除了工會問題之外,美國南方鐵路、公路交通網更為強大,使得產品銷往主要市場更為方便、運輸成本也更低,因為能源成本可以降低,此外,南方許多港口城市近幾年來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
美國東南方近幾年來還成為了汽車業的研究中心,多家大學提供獎學金和學位致力研發汽車科技。
▇ 相對可靠的雇主
美國東南方汽車業的整體影響近幾年來或許還無法充分體會,但是其長期願景非常遼闊。過去美國本土的汽車製造商 GM、 Chrysler 多將錢花在研發耗油的卡車和休旅車上,但相較之下,這些外國車廠,特別是 Volkswagen、Honda、Toyota、Kia 則在研發可靠、省油的車輛方面有長期的經驗;BMW、Mercedes-Benz 則是主攻奢侈品市場,尤其是年輕人階層。
這些跨國汽車公司在全球擴展市場,經歷無數大小戰役考驗,再加上他們與鋼鐵以及其他相關產業的合作關係,他們是非常成功的競爭者,並且也是可靠的雇主。根據美國商業部統計,已經證明這些外資公司較不易出現裁員的狀況,且往往還提供更高的平均工資。
然而,也有些人譴責這些外資投資的作為,例如《American Prospect》的 Harold Meyerson 就認為這些外資公司特別是歐洲企業,是來「貧民窟」給工作,現在美國已經是歐洲人眼中找便宜勞工的地方了。
Meyerson 指出,正確來說,這些公司一般多投資在南方「非工會會員保障就業」的州,以避免和工會產生糾葛,他們通常也避開環保規定嚴格的州。
但儘管如此,這些外資公司對於東南方長期缺乏穩定、高薪、技術性工作,處於落後地為的州來說,還是相當友善的。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新的就業機會不會支付 UAW 頂級合約所保障的高薪,且缺乏工會保障這些當地的工人容易處於不當的管理壓力下。但是對於這些一個小時薪資 8 美元就已經是非常好待遇的州,一個外資工廠的入門級工作,不但可以學習到技術,起薪更是由 14 美元開始,對他們而言不啻是天降甘霖。
當然,依然還是會有些人譴責這些外資公司所帶來的危害,甚至攻擊他們為新殖民主義,然而海外投資激增也可被視為,再次確認了美國有些地方還是能夠提供就業機會給銀行家、電腦人才以外的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