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再生要擺脫進口原料依賴
鉅亨網新聞中心
造紙行業是技術密集型、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傳統行業。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造紙行業也高速發展,我國造紙業產量已連續三年全球第一,世界最先進、規模最大的造紙裝備基本都在中國,中國已成為造紙大國。
現在對進口廢紙有錯誤的理解,但事實上,高質量的廢舊報紙不但不是洋垃圾,而且是造紙的好原料,相比草漿、木漿,廢紙漿更節能、更環保。
但是,過分依賴進口使得中國變成了造紙原料的進口大國,造紙原料80%依賴進口,付出的外匯僅次于鋼鐵、石化。但我國的森林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等決定著植樹造林實現原料自足,還要相當長的時間,原料依賴進口的局面,短期得不到解決,必須加大措施,回收和利用再生資源。
與國外相比,我國自己的廢紙回收率還很低。日本的廢紙回收率為78%以上,德國是83%,芬蘭幾乎達100%,而我國的廢紙回收率只有30%左右。
同時,還有相當多的小造紙存在,要解決造紙的高耗能、高污染,必須按照轉方式、調結構的方針,加大關停力度,推動資源循環利用,來實現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
中國資源要走國際大循環
森藍環保(上海)有限公司 董事長 羅新云
我們現在對廢舊電子、電器產品的回收存在誤區,認為其存在大量污染。事實上,在處置過程中,如走低、小、散,無標準化工藝、設備設施,的確會帶來二次污染。但電子電器產品99%以上是固體材料組成,只要工藝科學,是一個非常容易控制的行業。只要對電容、氟利昂、環氧樹脂、汞、多氯聯苯、含鉛玻璃,熒光粉等廢棄物進行嚴格管理,按國家標準工藝處置,就不會產生二次污染。中國已經成為電子、電器產品的第一生產和第一消費大國。2010年,我國電視機、電腦、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電器產品已達5億臺,包括小家電達10多億臺,同時我國已進入電子、電器的報廢高峰,國家實施的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沒有充分準備,更重要的是,我國每年的電子、電器產品出口量達400萬噸,但是回流的數量相對很少,造成我國資源大量流失,特別是稀貴金屬材料。因此,成就中國資源,走國際化大循環回收利用是最有效的途徑。
1噸電腦電器線路板,一般可提取:
黃金50克;鈀25克;銀100克;錫25公斤;銅150公斤;還有其他稀貴金屬十幾種
400萬噸電器產品出口=?
我國400萬噸電器產品出口,相當于出口原材料如下:塑料85萬噸、銅15萬噸、鋼170萬噸、鋁5萬噸、黃金7.5噸、鈀0.37噸、銀15噸、錫3750噸。如果能將每年出口的400萬噸電器產品收回,可減少石油200萬噸,減少礦山開采3100萬噸,節約標準煤500萬噸,節水30億噸,二氧化硫排放減少2000萬噸,廢渣減少800萬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