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奇虎360:風口浪尖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對于奇虎360為何總是處于風口浪尖的提問,周鴻祎回答稱,是由于他本人說話太直,而且什么多敢說的原因。

11月8日,在安永中國企業家的頒獎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周鴻祎:“奇虎360為何總是處于風口浪尖?”周鴻祎眉頭一皺說:“我就是說話太直,什么都敢說。”


距離奇虎360登陸納斯達克已過去大半年,此時的奇虎360正在遭受美國證券研究機構Citron的獵殺。這一次的獵殺依然不被周鴻祎看在眼里。“老美不理解中國企業的模式。這次不會對奇虎360造成壓力。”的確,奇虎360帶著全然不同的商業模式登陸納斯達克,在中概股被低估的情況下,奇虎360第二季度的財報中股價出現上揚。

奇虎360每一次的風波總會悄然過去。

11月初,Citron瞄準了奇虎360,其報告稱奇虎360是被資本市場最為誤解的、價值最被高估的中概互聯網類股票。該消息一出,奇虎360股價大跌10%。

“Citron報告中包含許多事實錯誤,而且還存在無事實根據的猜測。”周鴻祎在微博上稱該機構是“揣著明白裝糊涂”。而當《創業家》記者對此問題繼續追問時,周鴻祎態度依舊強硬。他說,奇虎360不會受到根本影響,“在此之前哪里還找得到像360一樣模式的企業?”

離開安永頒獎會場后,周鴻祎迅速在人群背后穿上了一件手袖磨白的羽絨衣,然后掏出紙巾,捏了捏鼻子,他是頂著高燒來的。

回想上市前,要讓老美接受理解奇虎360的模式,是他最頭痛的事。“我就找不到跟360一樣的榜樣,所以只能跟人家解釋奇虎360在中國為什么會成功,我們怎么才能被國外主流的資本商所認可。”為此,周鴻祎給了兩個版本:第一,我們做安全軟件是因為中國人講究完滿,我希望給大家提供360度全方位的服務和保護;第二,中國老百姓的電腦遇到問題都是我們來解決,我們是大家電腦的保鏢,有點兒像110,但是我們顛覆了傳統做軟件的模式,我們是免費的而且是終身免費。

“當時很多同行不理解,也不知道我們怎么掙錢,覺得我們是250,所以250+110=360,他們一算就等于360了。為什么我要提250呢? ”周鴻祎骨子里“產品經理”的脾氣又來了,做產品就得有點250的精神。

在多個場合,周鴻祎倡導“微創新”:“我對它作了一個不太準確的定義:從用戶體驗出發,把產品做得簡單、易用,或者能夠提高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愉悅感。任何在此方面所做的創新努力,哪怕很微小,也有價值,我把它叫微創新。”

2011年以來,奇虎360正在加大速度布局移動互聯網,瀏覽器、手機衛士、口信是360在移動互聯網上的重頭產品。周鴻祎表示,360將投入最大的精力去發展移動互聯網,同時360投資的重點也將轉移至移動互聯網,會在市場上尋找好的項目和小團隊。而在投資策略上,360主導的起飛計劃以及360投資部,都會將重心由原來的客戶端軟件調整至移動互聯網。早前有消息透露360已經投資了數個小團隊,主要方向是SNS、通信、存儲、游戲以及工具類等。

“如果360需要成為移動互聯網上領先的公司,要對這些創新的創業公司進行投資,我們起到的是扶持作用,不排除這些團隊帶著項目和技術加盟360,我們移動互聯網上資金在投入中、人才隊伍在建設中、方向在探索中。”周鴻祎說,360在移動端競爭的優勢依然是用戶體驗,他認為雖然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移動瀏覽器,但“并沒有一個特別好用的”。

目前奇虎360的員工已達1600人,周鴻祎微博里對產品的探討占了主要部分。如果換作其他擅長運籌帷幄的企業家,會將長期戰略、管理、財務、公關都做全面規劃,而周鴻祎仍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產品上,更愿意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產品經理、技術工程師,坦言自己并不擅長管理人,喜歡戰斗在一線。

周是個超級音響發燒友,但這對于他來講只是個人愛好。“我做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沒有那么深的動機,都是別人給了太多的解讀。”

盡管個性極強,他對于創業的關注以及創業團隊的生存又抱有極大的關懷。“只要是有關產品的郵件,誰問我我都回。”

“我們企業上市時,實際上盈利狀況并不是很好,但到美國上市,人家需要的是未來的成長。中國上市是審批制,不是市場來決定你的好壞,是由少數人來決定。美國上市很容易,只要能找到承銷商愿意幫你賣股票,投資基金愿意買,財務經過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就行。這對創新是鼓勵的。”

但在美國市場,上市容易,維持增長難。面對中概股被獵殺,周鴻祎并不悲觀,他認為中國概念股在美國遭遇寒流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少數害群之馬,通過反向收購實現海外上市,然后通過造假賬制造虛假收入和利潤蒙騙投資者,這在世界任何一個資本市場都是不能容忍的。“我建議計劃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不要過多考慮大勢好不好,首先要對自己的基本面有信心,對自己的商業模式有信心,泥沙俱下,但掩飾不住珍珠的光芒。”(創業家)

(劉燕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