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0家上市公司獲財政補貼逾39億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臨近年末,上市公司沖刺全年業績,政府各種名目的補貼紛紛登場。政府補貼對于上市公司業績而言,有的是錦上添花,更多的卻是令其起死回生。正是由于ST公司不斷接受政府補血,形成了資本市場罕見的“不死鳥”現象。本專題針對資本市場存在的補貼亂象,揭開上市公司業績增長背后的尷尬。
年終業績最后一搏部分上市公司忙補貼
中投顧問IPO咨詢部分析師崔瑜表示,希望政府對地方產業結構升級過稱中遭遇資金困境的企業進行大規模補貼,以此來幫助上市企業渡過產業結構升級難關,提高地方產業經濟發展水平。
上市公司獲得政府的財政補貼成為常態,為此,有的上市公司身染“補貼依賴癥”,而有的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通過補貼而起死回生,在A股市場不斷上演“不死鳥”。
進入四季度以來,上市公司發布財政補貼的公告也是密集發布。僅11月份就有2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政府財政補貼公告,累計金額高達7.8億元。而據統計顯示,截至28日,總共有90家上市公司獲得了政府的財政補貼,涉及補貼金額達39億元,平均每家獲得補助金額為4500萬元。
而據資料顯示,根據去年年報統計,總共有1454家上市公司收到政府補助,涉及金額達463.4億元,平均每家公司獲得了補助為3187萬元,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今年上市公司獲得政府補助的資金明顯高于去年平均水平。
歌華有線獲得補助2億元
據統計顯示,在今年發布獲得政府財政補貼的上市公司中,歌華有線獲得了2億元的財政補貼,成為目前獲得政府補貼金額最大的公司,而緊隨其后的則是ST昌九,獲得了政府1.6億元的補貼。
據北京歌華有線公告顯示,北京市財政局在目前下達的2011年“高清交互基礎設施示范工程(應用工程一期)項目”上給予政府補助資金專項撥款2億元,專項用于北京市推廣高清交互數字電視工程,專款專用。而這一項目在歷年來都獲得了政府的補貼,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歌華有線共計獲得了高清交互數字工程相關補貼,金額達8.2億元。
中投顧問IPO咨詢部分析師崔瑜表示,歌華有線獲取的政府補貼量較大,從主營業務角度來看,歌華有線經營業務的特殊性決定著企業經營補貼量相對其他行業有所增加;從補貼對企業的盈利影響來看,財政的扶持力度大于市場因素,這將導致企業經營業績的潛在波動性增加;從企業未來發展潛力來看,雖然財政補貼的力度在短期內減少的可能性較小,但是市場因素始終制約著企業未來的發展動力。
政府補貼涉及多個行業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上市公司獲得政府財政補貼的理由很多,有的是為了鼓勵公司上市;有的是項目專利獲得的補償;有的則是來自國家財政預算扶持的重點項目的資金扶持;科技研發獎勵等,而來自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補貼獲得份額相對較少。
金融界首席分析師楊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的國情來看,財政補貼對上市公司來說。就像是不要白不要,對于公司來講沒有不想要的。
中投顧問IPO咨詢部分析師崔瑜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政府補貼的本質意義來看,我們并不反對政府對上市公司進行直接補貼,甚至從政府財政扶持的選擇性上而言,我們希望政府對地方產業結構升級過稱中遭遇資金困境的企業進行大規模補貼,以此來幫助上市企業渡過產業結構升級難關,提高地方產業經濟發展水平。
補貼扮靚業績
上市公司在業績不好的情況下,可以依賴政府補貼來提靚業績。
比如,九龍電力(600292)控股子公司收到2011年外購煤補貼資金763萬元。齊星鐵塔(002359)獲得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專項資金50萬元,以及10萬噸鐵塔項目建設扶持獎勵資金864萬。其中,九龍電力的財政補貼占到其中期利潤的五成以上,齊星鐵塔的財政補貼占到其中期利潤的一半。
另外,寶馨科技(002514)公告稱,公司在9、10月份先后三次收到技術改造補貼、科技引導資金補貼總計2895.4萬元,公司稱,上述補貼資金對公司2011年損益產生重大影響,對公司2011年度經營業績有積極影響。而資料顯示,寶馨科技上半年的凈利潤僅為2526.98萬元。
在已經發布財政補貼公告的上市公司中,以政府財政補貼提靚業績的公司不在少數,為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政府補助上市公司有政策性因素外,不少企業是通過關系爭取補貼來扮靚業績。
而中投顧問IPO咨詢部分析師崔瑜這樣告訴記者,有的上市公司靠補貼生存,靠補貼活命的企業中有很多企業經營規模巨大,企業經營對地方經濟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這部分企業在虧損時政府為了保證地方經濟穩定發展,以補貼來維系上市企業發展。這與我國的補貼政策目的相違背,從補貼的產業扶持意義來看,有部分上市企業已經失去了補貼的意義,其產業發展對地方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已經不構成積極意義,政府補貼完全是出于政績的考慮,但是由于補貼具體界限難以區別,這中現象也得不到根治。
政府補助挽救ST公司
由于政府補貼的名稱五花八門,多樣多姿,而作為地方政府為了保護上市公司殼資源,也不惜血本的來支持瀕臨退市或走上虧得的企業。特別是對于一些瀕臨退市的ST公司來說,獲得政府的補貼在扮靚業績的同時,也規避暫停上市或退市的風險,為此,政府補助成為一些業績不佳上市公司的生存法寶。而部分ST公司成為A股市場中的“不死鳥”。
公告顯示,ST朝華獲得政府1000萬元的補助;而*ST昌九收獲1.6億財政補貼,今年虧損已成定局的ST建通也收到當地財政補貼8000萬元。
據*ST建通(600149)公告稱,廊坊市政府同意撥付公司8000萬元財政補貼。而*ST建通在2008年-2010年已連續三年虧損,2010年更是虧損高達3.38億元。2011年前9個月虧損117.63萬元,此次政府出手無疑將使公司成功扭虧為盈。
另外,據*ST朝華公告稱,2011年11月17日,公司收到了該項補貼資金人民幣1000萬元,專項用于公司的資產重組工作。
另外,數據顯示,在2010年年報被統計范圍的67家ST公司,共獲得政府補助總金額為21.77億元,平均每家公司收到政府的“紅包”3249.5萬元。
為此,中投顧問IPO咨詢部分析師崔瑜表示,我國的政府補貼從政策意義上是正確的,但是執行過程中行政因素成為變相的財政負擔,部分主營業務已經陷入長期虧損的上市企業依舊獲得巨額補貼,這是“幫助之手”在盲目運用政府的財政能力,已經脫離正常的資本流向規律,是為了保證上市企業對地方經濟的貢獻而做出財政犧牲。
對于每年不斷壯大的上市公司財政補貼大軍,金融界分析師楊海用了一句中國的老話來比喻,那就是“會哭的孩子總有奶吃”。
部分公司獲中央財政補助
已經發布政府補貼的上市公司中,多數是來自當地政府的財政補貼,但也有部分企業的補貼是來自中央預測補助。
據統計,寧波東力傳動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就獲得了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1080萬元,用于全資子公司寧波東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力機械”)的“年產2萬套高鐵機車齒輪項目”。另外,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今年獲得了中央財政補貼。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新疆宜化化工獲得了中央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資金7921萬元,原因則是新疆宜化“年產4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項目”被列入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201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還有龍源技術(300105)10月11日稱,公司等離子體煤粉燃燒技術重點實驗室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2177萬元資金支持。在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的還有云南博聞科技,2011年獲得了淘汰落后產能中央財政獎勵資金600萬元。
巨額的財政補貼源源不斷的輸進上市公司財務,有的扮靚業績,有的避免了退市,而有的上市公司在業績尚好的前提下,還堂而皇之的接受政府的“紅包”,發著政府給予的這筆“橫財”。然而,如果支持不再傾斜到上市公司身上,那么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有多大呢?
楊海表示,我國的財政補貼應該給那些真正需要的企業,比如環保、節能、太陽能、風能、光伏發電、新能源。這些是需要政府給予大力扶持的產業,對于那些壟斷經營的大國企,還有不思進取的虧損企業還是不要在補貼了,讓市場機制去發揮作用,減少政府干預。
而中投顧問IPO咨詢部分析師崔瑜則表示,假如全部取消補貼,那也將是矯枉過正。但是投資者提議的目的在于整改那些生存于市場與政策漏洞之間的上市企業,如果這類企業失去了補貼,那么退市制度的作用將更加明顯,對提升資本市場企業質量起到促進作用。響下,現行調控政策是否會出現松動?就此,11月2日,《證券日報》記者向北京大學房地產金融中心主任馮科進行咨詢。
“調控政策、尤其是限購一旦放松,很有可能會出現房價大幅反彈、進而調控功虧一簣的情形”,馮科表示。因此,政策的基本方向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改變。而限購政策,在現有的情形看來,依舊會持續下去。
“房地產企業和工業制造業不同,是一種重資產行業”,馮科解釋道,“開發商手中持有的是土地和項目,而非機器設備”。因此,即便房地產開發商存在資金問題,他們也只好選擇“死扛”。更進一步的,“不存在房地產綁架其它行業的情形”,馮科表示,“政策更不會因為一、兩家大型房企的破產與否而中途變化。”(中國經濟網)
(鄭文良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