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隱患?中石油四川一氣井爆炸著火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位于成都市大邑縣的一口天然氣井22日發生“井口爆炸著火”事故。已經造成1人失蹤,4人受傷。截至記者發稿之時,事故還在處置當中,事故原因有待調查。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成都公安消防支隊了解到,發生事故的是位于成都市大邑縣上安鎮的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邛崍1號井,此次事故發生在12月22日凌晨3時20分左右。
據當地人員介紹,事故先是發生爆炸,然后將鉆井平臺炸塌了,接著發生了燃燒。中國石油集團網站的通告稱,邛崍1號井在氮氣鉆進過程中,發生井口爆炸著火,氣體中不含硫化氫。
發生事故后,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隊根據現場情況,調集7個中隊、16輛消防車和130余名官兵趕赴現場救援。消防官兵在現場處置井噴口周邊建筑火災的同時,架設水槍陣地冷卻油罐區,避免溫度較高導致井口坍塌。
不過,22日上午10時前消防隊全部撤出,由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專業滅火救援隊接手搶險。據消防隊介紹,當時“井噴得到有力控制,井口火勢穩定燃燒。”而這支隸屬于中石油川慶鉆探公司的滅火救援隊是中石油唯一的油氣井滅火公司。
川慶鉆探公司黨群工作處處長冷春放向本報記者表示:“現場處置方案正在擬定當中。從上午到現在(下午16時)主要是處理井巷障礙,發生著火之后,現場和井下有很多障礙物,把這些清理了之后才能作出下一步處置的方式方法,才能最終確定處置方案。”
中石油的通告稱,火勢已經得到控制,疏散居民已陸續返回。中石油有關領導和專家已趕往現場,開展搶險。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冷春放介紹說,邛崍1號井是一口探測井,不是已經形成的油氣田的開發井。
隨著近年來天然氣需求劇增,作為中國石油五個規模油氣區之一和首個天然氣年產量超百億立方米的大氣區,西南油氣田在2009年突破150億方產量的基礎上,提出5年“建設300億戰略大氣區和一流天然氣工業基地”,而在老氣田穩產難度加大的情況下,需要持續加大勘探開發力度。
事故探測井采用的是比較領先的氣體鉆井技術。但目前尚不能確認事故原因是否與此技術直接相關。
發表在《中國市場》的一篇論文稱,自中石油“300億氣田”、中石化“百億氣田”建設規劃發布以來,西南油氣田每年新增鉆井量均在250口以上。
而在這一背景下,為了加快天然氣勘探開發進程,中石油和中石化掀起了鉆井提速高潮,并展開相關的科技攻關。比如,去年四川油氣田鉆井提速工作會議就提出要使鉆井整體提速5%以上。而氣體鉆井技術就成為鉆井提速利器。
《中國石油報》2008年的報道《科技創新,川鉆大提速的“引擎”——來自川慶鉆探公司四川鉆井的調查》稱,“僅用3年時間,單隊平均鉆井速度就提高1倍。這是川慶鉆探公司四川鉆井創造出來的全國乃至世界鉆井史上的奇跡。”
一位鉆井專業高級工程師向本報記者表示,氣體鉆井可以降低常規鉆井的壓力。四川在這一技術上全國領先。目前每年大概有10%以上的進尺量采用氣體鉆井技術,最多時超過20%的進尺量。
他表示,氣體鉆井技術在其適應范圍內是成熟的。他判斷這次事故應該不是技術上的原因。而冷春放表示,邛崍1號井事故原因還要等處置完成進行調查后才能得出結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