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國南車的盛宴:拉動地方產值近千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南車所屬子公司共有配套民營企業上千家,每年對配套民營企業的采購額大約100多億元,約占總采購額的20%左右。

中新社援引中國經濟周刊3月29日報道,截至3月21日,占據國內鐵路機車制造市場“半壁江山”的中國南車在A股市場的總市值達到911.68億元。

法新社日前發表的一篇文章對“十二五”時期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表示關注,文章著重提到了以中國南車、中國北車、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為代表的企業正在挑戰行業巨頭——法國阿爾斯通 、加拿大龐巴迪和德國西門子。

事實上,這些鐵路企業并不是“風景這邊獨好”。中國南車總裁助理、中國南車(香港)有限公司總裁李志軒告訴記者:“以機車打個比方,如果最終賣出去的產品是100元,其中我們要買進的東西占75元左右,也就是說外工占了75%左右。南車通過制造達到了100元的價值,75元的采購就是下游,工業增加值在25%~30%之間。”


李志軒告訴記者,2010年,中國南車的三家一級子公司(南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公司、南車株洲電機公司)僅在湖南株洲地區就創造了300多億元的產值,而由此帶動的地方產業產值接近千億元。這相當于再造一個“南車”。

千億企業與千億產業園

田心,株洲市石峰區的一個地名,是南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等的所在地。現在,田心已經泛指整個田心科技園區,更成了軌道交通運輸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基地的代名詞。

毫無疑問,中國南車在田心科技園區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據石峰區委宣傳部提供的資料顯示,2010年,田心園區軌道交通總產值389億元,同比增長53.1%。而中國南車坐落于此的上述三家一級子公司2010年創造的產值就達305億元,占整個園區軌道交通總產值的78.4%。

由于軌道交通產值增速明顯,在當地政府的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該園區的軌道交通產業將新增產值1000億元以上,培育3個百億企業(中國南車的上述三家一級子公司)、3個過50億企業(聯誠集團、中鐵軌道、九方裝備),發展配套企業100家以上。

雖然2010年年報尚未出來,但據保守預測,2010年中國南車將實現600億元~700億元的產值。中國南車董秘邵仁強曾表示,中國南車集團公司目標于2012年達到整體收入超過1000億元,成為行業第一,并希望2015年整體收入最少達1500億元,目前中國南車發展勢頭良好,為集團公司整體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曾歷任株洲電力機車廠長、改制后任南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董事長的李志軒對近10年來以中國南車為代表的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很有發言權。

“近10年來,準確地說是這5年來的發展非常快。5年前,我們想在本地買東西可能買不到,或者買到的做工不好,而現在大家都在發展,從質量和技術都有了很大提高,工藝也越發成熟。”李志軒告訴記者,一個動車組 有數萬個零部件,除了高技術的核心部件由南車集團的骨干企業提供外,其他大多為集團外的企業配套提供。比較直觀可以看到的機車內裝飾、照明系統、旅客信息系統、機車配件、座椅等,這些都是由國內的配套供應商提供的。“有很多東西都是這些廠家10年前連見都沒見過的,但現在這個產業鏈已基本形成。”李志軒說。

“6年前,株洲田心高科技園區還是一片荒山,如果沒有南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城軌產業的帶動,我們集團不可能有今天!”株洲聯誠集團城軌產業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院長朱曉寧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軌道交通的發展將帶動鋼材、水泥、各種零配件、通訊信號控制、電纜、車輛裝備制造、材料、化工涂料、紡織業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的發展。高鐵運營后,還需要這些產業和行業提供支持,“前景巨大。”朱曉寧說。

在田心高科技園區的宣傳冊上,記者看到,以中國南車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已經形成。包括生產城軌車輛牽引傳動系統、逆變流器、牽引電機、鋁合金部件機械加工、車輛涂料生產等的相關產業,從業員工數萬人之多,產值將近千億元。

作為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李志軒曾在2009年的全國人大十一屆二次會議上就提交了有關在湖南打造軌道交通產業基地的議案。兩年過去,在今年全國人大十一屆四次會議上,記者再次問起湖南軌道交通產業基地的發展,李志軒表示,“目前發展勢頭喜人。”

據田心高科技園區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該園區共有軌道交通企業56家,其中產值500萬元以上的37家。由于該產業的迅猛發展,近兩年大企業基本保持了50%左右的增長,很多小企業保持了100%左右的增長,未來幾年還將保持這種增長勢頭。目前,仍在排隊進入該園區的各地軌道交通配備企業還有61家。

民營企業同享盛宴

和多少帶些神秘色彩、民營資本很難進入的飛機制造業不同,同屬高端裝備制造業的軌道交通市場里,除了有前述耳熟能詳的中國南車、中國北車、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中”字頭的大國企外,一些民營企業的發展同樣令人矚目。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南車所屬子公司共有配套民營企業上千家,每年對配套民營企業的采購額大約100多億元,約占總采購額的20%左右。

以株洲聯誠集團為例,公開資料顯示,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間,其銷售額一直在1億元以下。1999年至2004年的6年中,該公司年銷售額仍徘徊在1億元左右。2005年,依托南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城軌產業,株洲聯誠集團地鐵鋁部件事業部籌建,當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較上年增長近30%。隨后的幾年漲勢顯著,2007年銷售收入達3.87億元,2008年銷售收入達5.82億元。

另一家民營企業株洲九華新材料裝涂公司,10多年前還只是一家作坊式工廠,如今為中國南車提供裝涂材料,2010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

主要生產自動塞拉門 、座椅等交通配件的青島歐特美公司也投資1億元,在田心設立公司,生產與城軌、動車組配套的座椅、內飾等產品。

另外,一些本來從事其他行業的民營企業在看準中國南車的發展契機后,也以徹底轉型或是成立子公司的形式進入軌道交通市場。株洲兆富實業發展公司原本是一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民營企業,2010年該公司在田心成立公司,生產軌道交通用改性工程塑料及其制品,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將達3億元。

據中國南車宣傳部提供的資料顯示,南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配套民營企業共有560家,2008年向民營企業采購約12億元,2009年向民營企業采購45億元,增長近3倍。

談及這些與中國南車“綁定”的企業在接下來發展可能遇到的挑戰,李志軒說是人才。“高端制造業對相關供應商提供的配套零部件的要求非常嚴格,要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就要有高水平的人才,包括技術工人、工程設計人員、企業管理人員。”李志軒說。

(曹文明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