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經濟五大難題待解 宏調以變謀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年宏調路線圖中“穩”字當頭,不僅要穩政策、穩增長、穩物價,還要穩社會大局。在出口、投資增速放緩之際,官方重申擴大內需,并將其視為“戰略基點”,希望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據中新社12月22日報道,“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的大船沿著既定航道平穩前行。雖然速度趨緩,但全年增長當不低于9%,在各大經濟體中表現依舊搶眼。一度最令人頭疼的物價問題在年尾終于讓人松了口氣,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調結構、促民生、房地產調控、關鍵領域改革等,也都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


展望2012年,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向好,但外部市場動蕩、內部隱患增多,風險正在累加,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從眼下形勢研判,來年經濟五大難題待解。

其一,出口形勢嚴峻。環球經濟不景氣,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嚴重打擊中國出口。最近幾個月,中國出口已大幅減速,未來或繼續下滑。歐盟這個最大貿易伙伴的經濟進一步萎縮,對中國的影響將持續顯現。外需不振的同時,明年內需增長可能也會放緩,兩者疊加令整體經濟增長動力衰減。

其二,實體經濟下滑。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近三年來首次降至50%的榮枯分界線下,表明經濟從擴張走向收縮。受成本走升、融資困難等因素擠壓,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企業經營困難加大。今年以來,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錄得大幅增長,一批小微企業陷入生存困境,這一局面短期內很難改變。

其三,投資增速放緩。隨著刺激性政策的逐步退出和房地產市場的降溫,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投資正在減速。中央政府加緊清理地方融資平臺以及土地出讓收入銳減,制約了地方政府的投融資能力,對經濟增長形成抑制。由于資金緊張,“半拉子”工程或增多。

其四,通脹陰云不散。推動中國價格總水平上漲的因素并未根本性消除,要素價格上漲呈長期化趨勢,全球流動性仍然寬裕,輸入性通脹壓力不容低估,徹底馴服物價“猛虎”仍需時日。

其五,結構調整緩慢。世界經濟結構正展開深度調整,而中國經濟增長過于依賴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發展格局尚未改變,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仍在快速擴張,節能減排形勢嚴峻。

從近期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正在陸續召開的中央各部委年度工作會議透露的信息看,當局對化解經濟難題已心中有數。明年宏調路線圖中,“穩”字當頭,不僅要穩政策、穩增長、穩物價,還要穩社會大局。在出口、投資增速放緩之際,官方重申擴大內需,并將其視為“戰略基點”,希望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為了維“穩”,當局將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亦將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審慎推進政策變奏,以變謀穩,穩中求進,確保經濟之船繼續平穩航行。

明年財政政策仍然定調“積極”,貨幣政策仍然定調“穩健”,但政策著力點已經生變。財政政策中結構性減稅將挑大梁,民生傾向更突出,促進結構調整的力度也更大;而貨幣政策或從偏緊回歸到中性。上月末,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為近三年來首次,意味著貨幣政策微調已經開始。

雖然難題不少,但總體而言,中國經濟目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將釋放大量需求,地方政府換屆也將點燃投資熱情,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與此同時,中國財政金融運行尚算穩健,政策儲備充足,只要堅持維穩至上,就能綱舉目張,再輔之以靈活的預調微調,宏觀調控應能落子從容,中國經濟有望化險為夷。

(鄧海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