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大地暗莊操縱 資本迷局仍未了前景堪憂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匆匆二次創業的*ST大地(002200),前景依然難言樂觀。12月初,隨著云南昆明市官渡區法院一紙刑事判決書,轟動一時的*ST大地案,輕描淡寫地畫上了句號。11月18日,判決書下達半月前,云投集團接盤何學葵手中19.86%的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00,下簡稱“*ST大地”)股權,*ST大地退市呼聲甚高,最終金蟬脫殼,完成重組。舊病遺患重重、暗莊疑云未解,迅速結案、匆匆二次創業的*ST大地,前景依然難言樂觀。
“牢記歷史教訓,進行二次創業,重樹社會誠信和市場信心。”*ST大地案審結之時,*ST大地高層信心滿滿地表示。只是,重重陰霾掩蓋之下,*ST大地高層似乎只是一廂情愿。
爭議判決
2011年8月,*ST大地收到了昆明市檢察機關的起訴書。
起訴書顯示,公訴機關認為,*ST大地以及其原董事長何學葵等人,為了實現上市發行股票的目的,在招股說明書中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發行股票,數額巨大;向股東和社會公眾提供虛假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
上述行為觸犯《刑法》相關條例,應以欺詐發行股票罪、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追究刑事責任。公訴機關指控上市前*ST大地虛增資產7011萬元,收入2.96億元,上市后虛增資產2.88億元,虛增收入2.5億元。
然而,作為一家從股市圈走3.46億、僅以虛增收入5.45億元來回報投資者的上市公司,最終判決之輕,卻遠遠超出公眾想象。
9月6日,*ST大地案在昆明市官渡區法院進行了審理。三個月后,*ST大地公告該公司收到官渡區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引得業界嘩然一片。
*ST大地及五被告僅被認定犯欺詐發行股票罪,公司被罰400萬元,五當事人領到緩刑判決書。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未獲認定。截至12月13日,無人提出抗訴,判決生效。
官渡區法院宣判十天后,證監會召開媒體通氣會,介紹對*ST大地的調查情況,詳述了未被一審判決認可,甚至披露了起訴書中未提到的涉嫌犯罪內容。
根據證監會披露內容,*ST大地以及何學葵等高管,涉嫌偽造、變造金融票證;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公司印章,同時,涉嫌隱匿、銷毀會計資料。在調查期間,*ST大地隱匿、篡改100多筆財務憑證,涉及金額上億元,并設立賬外賬。
據此,*ST大地利用其控制的公司或銀行賬戶虛構采購流出資金,虛增收入累年經鑒定達到3.5億元。
此前,新世紀周刊等媒體質疑,根據上述情況,*ST大地未被認定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值得商榷。
成都永卓律師事務所律師肖海燕表示,根據我國刑法,欺詐發行股票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非法募集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金。
因此,如果*ST大地欺詐發行股票罪成立,等待何學葵和*ST大地的應該是5年以下徒刑和1731萬元以下罰金。量刑太輕,幾乎成為市場一致呼聲。爭議判決背后,*ST大地案一系列曾經被忽視的細節,再次浮出水面。
被忽視的細節
“*ST大地案發得很蹊蹺,距離法定解禁期限就那么幾天。”熟悉*ST大地高管的北京一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層說。
此前,媒體報道中,2010年3月17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證監會對*ST大地立案調查;2010年12月20日,控股股東何學葵持有的*ST大地4,325.7985萬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8.63%)被公安機關依法凍結。
根據公開資料,2007年12月21日,*ST大地成功登陸中小板,何學葵持有股票被凍結時,距離其解禁流通,僅僅相差一天。
“本來是一次握在手心的解禁套現,突然案發,應該有其他并未公布的內情。”接近*ST大地的知情人表示,“內部人”流傳說法,突然案發源于解禁后套現收益分配不均,最終撕破臉,其中可能涉及相關官員。
與此同時,*ST大地頻繁更換高管尤其是財務人員、董秘,除了掩蓋虛假賬目以外,似乎另有原因。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案發當年,公司在不到一年時間里換了三個財務總監。
2010年5月7日蔣凱西被免職后,王躍光被聘任為新的財務總監。但2010年12月2日,王躍光突然以個人原因辭去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及財務總監等全部職務。之后李鵬接任*ST大地財務總監,并任公司董事。但李鵬任財務總監僅四個月,就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于今年4月7日被云南省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
與此相對的是,*ST大地的四位原始股東在綠大地案發之前紛紛減持套現。其中,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過大宗交易,以40.72元/股的價格減持了130萬股,套現5200余萬元,外資股東Treasure Land Enterprises Limited減持1678萬股,北京歌元減持數量為873萬股,個人股東嚴文艷減持400萬股左右。
“更換財務總監,是為了掩蓋假賬,還是危機中,莊家更換操盤手,尋求解套方式,動機存疑。”知情人推測,*ST大地的財務以及經營,可能并未掌控在前董事長何學葵手中。對于*ST大地,媒體報道中,多將其歸于何學葵十幾年的苦心經營,然而,上市前后,*ST大地以及何學葵,經過一番如何的資本運作,至今并未披露。
一個事實是,數年之間,何學葵,一介女流之輩,把一個僅有20萬元流動資金、5名員工的小花店發展為一個注冊資本4400多萬、總資產過億并且擁有250多名員工的大型股份制企業。
“*ST大地超常規發展,似乎就是為了上市而精心謀劃的。”12月20日,北京一家已經引進風投籌劃上市的燈光裝飾公司董事長表示,*ST大地上市歷程,跟不少PE團隊謀劃的上市方略,頗為一致。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股份凍結后,何學葵依然表示要拿出4000多萬,“拯救*ST大地”,上市之前,資產多被轉化為股權,并在解禁之前被凍結的前提下,何學葵的巨額資金從何而來,依然存在疑問。
另有“暗莊”?
*ST大地以及何學葵重重未解疑團背后,有暗莊的猜測,直到案結,依然只是一個沒有得到官方認證的傳言。
根據公開資料,案發前,何學葵曾質押2300萬股個人股權為使公司獲得貸款。其中1400萬股質押給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獲得1.4億元貸款,500萬股質押給招商銀行獲得6000萬元貸款,400萬股再次質押給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獲得6000萬元貸款。
然而,熟悉*ST大地的知情人透露,這也許僅僅是何學葵的“明押”,案發時凍結的4325.8萬股限售流通股,何學葵自有還是代持,資本業界依然流傳不同說法。
多名投資人士曾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ST大地案發時,北京一名從事俄羅斯貿易、以賣鞋起家的資本玩家,曾四處索求資本外援,接盤救市*ST大地。
在知情人的描述中,這名發跡北京的資本大玩家,2000年前后,由業余炒股逐漸過渡到資本運作,卻幾無勝績,“*ST大地上下了血本,最終也是功虧一簣”。
也許,*ST大地員工眼中的女強人,也不過是資本游戲中的一個棋子。
“股市暗莊,一直有所聽聞,一般就是股東在股票解禁前已經簽訂協議,仍然代持保持法定股東地位,但已經套現并將股票實際權益轉讓他人。”熟悉PE內情的業內人士透露。
知情人透露,以上市套現為目的的*ST大地,一度市值身價達9億元的原董事長何學葵,也有可能已經將相當一部分股票抵押給背后暗莊,一系列項目、財務造假乃至*ST大地整體運營,完全由暗莊操縱,目的就是解禁套現。北京一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人士推測,暗莊接手操盤*ST大地,其接手價位應該遠低于股票市值,如果是上市前已經接手,股價更低。
暗莊的資金主要用于兩方面,一方面是支付何學葵背地里質押股票的資金,另外一方面是,為了維持*ST大地正常運營以及不斷制造項目,推高股價,這一過程中產生的“維護費用”。
“暗莊先期投入資金估計上億,解禁便可套現離場,結果解禁前案發,一度讓其陷入絕境。”知情人透露,案發時,資本圈里誰也沒有膽量接手突然案發的綠大地。
更具戲劇性的說法是,暗莊派駐*ST大地的操盤手,曾私開老鼠倉,籌集數百萬資金,購買*ST大地股票,等解禁股價拉高時套利,也最終因案發而賠得血本無歸。
無論是何學葵還是傳言中的暗莊,顯然都不能接受*ST大地退市結局,在地方政府干預下,云投接盤*ST大地,與其說保護了廣大股民的利益,倒不如說保護了莊家們翻盤的希望。
資本未了局
11月18日,一審判決的半月前,*ST大地發布公告,與云投集團簽訂股份轉讓意向協議書。云投集團是目前云南省內最大的投融資集團,也是唯一的省屬綜合性投資公司。這家云南國資巨無霸以每股9.16元的價格,從何學葵手中取得了*ST大地19.86%的股份。停牌前*ST大地股價收于14.66元。
與此同時,何學葵目前尚持有*ST大地4325.8萬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8.63%。何學葵轉讓股份不超過20%。這意味著云投集團一旦接手,將成為*ST大地第一大股東,而何學葵僅剩下1300余萬股,將退居二股東之位。
*ST大地一片狼藉、瀕臨退市之時,云投不顧重重疑團,毅然接手,其真實目的,依然是謎。
耐人尋味的是,據《金融投資報》報道,在案發前后,有關地方領導的確也曾多次赴京,與證監會高層會晤,為*ST大地說情。調查人員亦面臨較大阻力,整個調查過程非常困難,公安部門對何學葵的批捕方案也曾數次被地方駁回。
與此同時,新東家一直贊揚的公司基本面較好,顯然跟公司現狀不符。
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ST大地連續虧損,截至三季報,凈利潤虧損規模擴大到1657萬元,并預計全年虧損將在4000萬-4500萬元。同時面臨銀行的貸款到期壓力。
一個值得關注的事件是,公司獨董尹曉冰前不久在董事會的投票中提出了五大質疑,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意見。截至目前,公司尚未主動更正相關會計賬戶及財務報告相關項目。
云投集團急切接手,只是為了*ST大地這樣一個融資殼資源還是另有隱情,目前尚不得而知。只是,僅以400萬元罰款、何學葵判刑結尾的*ST大地案,顯然讓試圖通過解禁套現的*ST大地主要股東以及隱匿的莊家們,長舒一口氣。
“只要*ST大地不退市,他們依然有資本運作空間,不過是重新分配而已。”熟悉*ST大地的知情人表示,*ST大地這出丑劇,顯然還沒有演完。(時代周報)
(鄭文良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