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稅改才是最重要的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填滿聯邦赤字的窟窿?在政治上,這已經被定義為是需要高稅收還是需要削減支出。但是,這種簡單化的爭論與定義是不準確的。

很多民主黨人想要堵上稅收漏洞,以提高政府財政收入。很多共和黨人相信政府支出應該被削減,因為它傷害經濟,而不是有助于經濟。

但是,稅收漏洞這個問題,看你怎么看了,不能籠統的做以判斷。關鍵是看怎么修正它們,將會改善經濟效率。

在我們的稅收體制中,經常會有一些特殊的減免稅等稅收優惠,常會給特殊的群體這個優惠,這就等于是給這些群體特殊的補貼。這樣減免稅代價,就等于是公共支出一樣。


漏洞(loophole)這個詞暗示了,聰明的操縱者通過其進行特殊的牟利。但是,一些漏洞適合這個描述,而另一些漏洞或許并不是這個意思,它是特殊群體所得到的特殊福利,而這與決策者決策的優先性以及游說力量的努力緊密相關。正如有的參議員所說的,一個稅收漏洞卻是另一些人的福利,如果它對你來說有好處,那么就是稅收改革的效果。

比如,美國的公司稅政策明顯的給股東提供更多福利,這對其他人來說是成本與代價。我們法定的公司稅率是35%,這在工業國家里面看起來很高。但是其中有很多稅收減免扣除,除去這些,實際稅率很低,約是利潤的13.4%(在2000-2005年),這低于其他工業國。

在海外投資的公司還享受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延遲稅收,共和黨人稱為稅收假期(tax holiday),或者甚至是直接減免。這不僅鼓勵他們離岸偷逃稅,也減少了美國國內的工作崗位。

人人都關心環境的可持續性。像很多工業國家一樣,美國繼續給化石燃料工業提供巨大的稅收補貼,而這些工業對全球暖化有著直接的作用。核工業也是在領取國家補貼。沒有公共補貼,它們都搞不成。如果我們看到這些“漏洞”,那么就需要討論稅改,而不是葬送兩黨建立共識的機會,只是說要加稅還是要減稅,要擴大開支還是要節約開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