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722大屠殺 槍手:準備獄中度餘生 父親:他應自盡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挪威「7.22 大屠殺」的疑犯布雷維克昨 (25) 日首度提堂,在庭上承認發動炸彈襲擊及開槍殺人,但否認觸犯刑事罪行。他聲言已建立一個「有能力散佈恐怖主義的網絡」,又稱他的組織內,還有「兩個小組」可隨時行動。警方說疑犯接受盤問時稱,已準備獄中度餘生。槍手父親延斯 (Jens Breivik) 昨晚在巴黎受訪稱,兒子應該自盡,而不是殺死這麼多人。
香港《明報》報導,當布雷維克 (Anders Behring Breivik) 在警方押解下從後門抵達奧斯陸市中心的法院時,現場人士高呼「血腥殺人兇手」,一群死者家屬大力拍打車身抗議,一名死者友人說:「大家都想他死!」布雷維克身穿紅衣提堂,法官下令將他還押 8 周,首 4 周單獨囚禁,除辯護律師,不准接觸訪客或外界資訊,免礙調查。
他的辯護律師曾表示,疑犯有兩大願望,分別是穿軍服出庭及向世人揭示屠殺動機,但法官拒絕,不准他穿任何制服,並舉行閉門聆訊。他乘坐囚車離開法院時,傳媒才首次拍得其面容,可見他神色平靜,剃了頭髮,跟昔日金髮造型不同。
這次提堂掀起言論自由爭議,很多人都反對讓布雷維克藉法庭宣揚極端思想。在 facebook ,逾 6 萬人聯署要求閉門聆訊。一個群組指出:「他安排了這舞台作宣傳,不要讓他濫用這自由。」
辯方律師說,疑犯一直積極參與政治,但當他無法透過正常政治渠道影響社會,就訴諸武力,現正等候精神評估報告。警方估計正式審訊可能在1年後舉行,罪成最高刑期雖然僅是監禁 21 年,但當地法律專家說,若法官認為被告有可能重犯,「理論上仍可判囚終身」。
挪威《晚郵報》指出,疑犯曾向警方供稱,本來想刺殺「挪威國母」布倫特蘭 (Gro Harlem Brundtland) 。她是挪威在 1980 至 90 年代的 3 屆工黨政府首相,也是 1998 至 2003 年的世衛總幹事,是社會民主主義著名倡導者。報導指出,疑犯原打算趁布倫特蘭到於特島向夏令營青年演講時刺殺,但耽誤了時間,以致他登島時布倫特蘭已離去。
王儲妃梅特瑪麗 (Princess Mette-Marit) 的兄弟貝恩特森 (Trond Berntsen) 卻不幸遇難。 51 歲的貝恩特森任職警察,案發時正值休班沒佩槍,來到於特島維持秩序。他曾試圖拘捕槍手,但被槍手殺害。
警方昨將夏令營死亡數目調低至 68 人,連同奧斯陸爆炸,總死亡人數為 76 人。死者包括很多工黨高層的子女。挪威昨舉國為死難者默哀,由於參加者眾,默哀時間由 1 分鐘延至 5 分鐘,市內車輛停駛、火車站暫時關閉,股市交易暫停。
[NT:PAGE=$]
有別於尋常槍擊案槍手,在警方到場前自殺,或挑釁警方開槍了結性命,布雷維克在警員到場即投降,以保存性命宣揚其極端思想。若施襲後保住性命,他將展開「首階段宣傳攻勢」,在當地散播反移民、反伊斯蘭理念。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布雷維克在其 1500 頁的「宣言」中聲稱曾和英國的極右組織有關聯,更在 2002 年在倫敦參與極右分子「峰會」。他聲言全歐洲有 80 名和他一樣的獨行「烈士」準備效法他,以推翻容忍回教徒的歐洲政府為己任,他們暗殺目標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薩科齊、「末代港督」彭定康、英國前首相布朗和王儲查爾斯等歐洲政要。
布雷維克行兇前數小時上載 1500 頁的《2083:歐洲獨立聲明》,詳細記述他的「成魔之路」。他稱於 2002 年 4 月在倫敦參與極右分子峰會,由 2 名英國人主持,其中一個名為「李察」的人更是他的導師,其他人來自法、德、俄等,共有 8 人出席,布雷維克稱他們都是「成功企業家、商界和政界領袖」。
布雷維克聲稱要建立「單一文化」社會,認為所有協助伊斯蘭教在歐洲蔓延的政客都須接受「死刑」,其中白高敦更是頭號「戰犯」,因他將倫敦變成伊斯蘭銀行業中心。布雷維克又譴責英國王儲查爾斯為「牛津伊斯蘭研究中心」的保護者,該中心是沙特王室出錢建立的。
另一位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則隱瞞讓更多移民進入英國的計劃,讓英國變得多種文化泛濫。布雷維克稱「貝理雅是一個比(二戰時期英揆)張伯倫更糟糕的綏靖主義者」,張伯倫在二戰期間布萊爾和納粹德軍和談。其他英國目標包括前保守黨主席兼「末代港督」彭定康,他被指支持與阿拉伯世界加強聯繫;還有布萊爾文膽海瑟,以及獲布朗指示調查國內右翼冒起的工黨議員克魯達斯。
被列為目標的外國元首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薩科齊及歐委會主委巴羅佐,還有 100 多個支持歐洲伊斯蘭主義的歐洲政黨名單。他甚至列出每個國家應該殺死的「叛徒」人數,英國為 62216 人。
據了解,承認策劃炸彈及槍擊案的布雷維克,其父親延斯曾是駐英國及法國的外交官,布雷維克在其 1500 頁宣言中記載,感到被拋棄他的父親背叛,更諱言其擔任移民工作的繼母是「背叛者」,「間接滅絕挪威人」。布雷維克的友人形容他直至 30 歲時仍與母親同住,沒多少朋友,也沒正經的女朋友,是一名「裙腳仔」。父親留在倫敦,他與母親回到奧斯陸居住,已多年無與父親聯絡。
延斯曾在挪威駐倫敦大使館擔任經濟學家,及後轉至法國大使館工作。 1979 年出生的布雷維克,自小便飽受單親之苦,父母在他一歲時離婚,父親留在倫敦,他與母親回到奧斯陸居住。被中產母親一手養大的他,稱自己從未遇過財政困難,唯一的「怨言」竟是擁有太多自由。
布雷維克在宣言中稱,雙親也支持工黨的政策,但他後來卻成為最痛恨工黨的人。自稱「十字軍」的布雷維克在宣言中解釋,他避開與家人及朋友見面,目的是避免暴露計劃。
布雷維克租用一個小鎮上的農場,購買大量肥料製造炸藥,替他修髮的施特滕表示,布雷維克自稱農民,卻經常拿著電腦袋、穿著光鮮,並不像農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