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加鼓勵中國參與礦產投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澳加“紮堆”來華介紹投資機會,希望中國企業對本國礦產資源進行投資。但中國企業海處投資卻面臨當地的股權、審批時間、環境和勞工等多種難題。
中新社援引經濟參考報10月28日的報導稱,在澳洲等國對中國企業投資礦山表示質疑和提出限制時,從中國河北?澳洲礦業餘大學會到天津國際礦業餘大學會,卻傳達出另一種信號。近期澳洲和加拿大政府部門和礦產公司紛紛來華進行宣傳,在對中國企業頻頻示好的同時,也高調表示希望中國企業對本國礦產資源進行投資。
在這些看似豐富的投資機會面前,卻不能令眾多中國企業感到樂觀。股權、審批時間、環境和勞工等多種苛刻難題,令中國企業海外礦產資源投資之路布滿荊棘。
1、“紮堆”來華介紹投資機會
“新州有大量未開發的礦區,歡迎中國進行投資。”在天津濱海會展中心舉辦的國際礦業餘大學會上,澳洲新南威爾士州礦產資源官員說。介紹完本地區的資源和投資機會後,她還特別強調,州政府會竭力支援礦物勘探開發,土地勘探使用權只需通過競爭招標或投標取得,不會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
和這位官員一同前行的,還有澳洲的南澳州、西澳洲州、昆士蘭州等州的能源或礦業部門的官員,他們此次來參會的一致目標是介紹各自豐富的礦產資源、政策優勢和投資機會,爭取更多的來自中國的投資者。
像這樣“充滿誠意拋出橄欖枝的畫面”近期頻頻在國內上演。在國際礦業餘大學會召開的前一天,加拿大聯邦政府、國土資源部舉辦的加拿大-中國礦產投資論壇在天津濱海假日酒店先期進行。
“你看這次我們到中國的招商活動,是我們的政府群組織的。政府是歡迎中國投資者到加拿大投資礦業的。”PACIFICBOOKERMINERALS公司的執行主席William指著身後加拿大的政府官員,回答了一些意向性投資者關於“礦產資源類投資是相對敏感的投資領域,能否得到加拿大政府支援”的疑問。
在此之前,因為看準了河北作為鋼鐵第一大省,特別是民營企業對尋找礦石資源熱情較高,澳洲政府相關部門特別“亮相”河北省石家莊市,介紹當地項目並尋找和企業合作的機會。
“河北已經具備海外投資礦產資源的能力。”西澳洲州政府駐華商務代表處首席代表莊彬俊說,“我們非常歡迎民營企業的投資。”他表示,目前西澳州有9個鐵礦石項目存在擴產計劃,約10-12個其他項目正處於科研和工程設計的不同階段,此外還有60個項目有待開發。
2、海外投資困難重重
“我想請問一下,我們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參與礦山勘探項目能否控股?”在聽完澳洲政府官員的介紹後,國內一位工程師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對此當地政府官員並未明確回答。
這位人士說,因為手上正好有幾個海外礦產投資項目正在進行,所以他專程從福建趕過來參加這個會,希望解決自己一些疑慮,但結果卻非常失望。
“海外投資並不像他們說的那麼好。”他說,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一般都通過購買當地公司股份進行,但是當地公司一旦有中國公司的加入,很多本來應該順利批准的礦石開發項目,經常會因為環境、勞工等理由被拖延甚至否決。
他表示,一些公司有意圖參與海外礦產勘探項目,考察時才發現,根本接觸不到當地最優質的礦產資源,一些可以批准勘探的資源還面臨鐵路、港口交通不便、運力飽和等困難。
一位來自廣東的民營企業說,因為通過收購當地公司股份,他也獲得了澳洲一處鐵礦的經營權,但是因為地處偏僻,沒有鐵路和公路,這個礦區至今仍沒有辦法開採。
“國外對國營企業嚴格排斥可能對民營企業是個好機會,但是修鐵路、建港口這些事情一些民營企業資金根本無法承擔。”這位企業家坦言,當地還有嚴格的環境要求,勞工成本等問題也很讓人頭疼。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河也表示,雖然澳方一再表示歡迎外國投資,不會歧視來自中國的投資,但對於中國投資者更為關心的“能否控股”、“審批時限和過程的透明”等問題,並沒有直接的答復。
陳景河的擔憂來自各國對中國企業投資礦產資源越來越多的限制和阻力。10月8日,已在8月底簽署戰略合作通訊協定的中國上海寶山鋼鐵廠總廠集團與澳礦企阿奎拉得到澳外資審查委員會通知,被要求重提申請。此前,中國營色礦業集團迫於該委員會對交易提出的苛刻條件,放棄了對澳稀土礦企萊納斯公司的股權收購。
不久前有訊息稱,澳外資審查委員會主任帕特裏克‧科爾默於9月24日在雪梨出席澳中投資論壇時發表講話說,海外投資者在澳大型礦企的持股比例“最好不超過”15%,在新項目上的投資不超過50%。
3、尋找適合的海外投資“路線圖”
一位國際礦業資深人士表示,面對越來越多的礦山投資機會,中國企業在“走出去”時需全面考量各種因素,找到適宜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路線圖”。
因為是資源需求大國,一些國營企業海外投資礦產資源目的往往被說成是“控制價格獲得定價權”,而這一點正是國際資源型企業和公司投資人最為擔心的。
“因此應該更多強調夥伴原則,尊重市場定價機制,不要過分強調定價權。”他表示,“因為銷售價格直接關係到其礦業資產和公司市值的大小,是股東的重大切身利益。”
上述人士表示,無論是國營還是民營企業,在進行投資時並不是必須要取得絕對控股地位,可以適當把投資分散到多個公司,這樣既可以分散風險,還可以解決政府審批難題。同時應該選擇體制相對獨立的下屬公司出面與外方進行接洽合作,投資著重突出參與和優勢互補,強調尊重公司的獨立運作和獨立決策機制。
這位人士說,在中國企業進行大型海外收購活動時,應該穩定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礦產品價格,一旦目標公司股價短時間內上漲,要及時修改收購方案提高報價,爭取最短時間達成合作。此外,還應該充分了解在當地市場進行交易的方式、了解當地稅法和監管法律的變化,同時要平衡當地利益關聯方之間的利益,妥善安排管理人員和交易結算日期,避免發生衝突。
對於目前越來越多的民企進行海外礦產投資,一位大型企業海外投資部門負責人則認為,企業在進行海外併購交易時,因為勞工、基礎建設和環境要求等方面都將增加投入成本,因此要充分考慮到資金問題,爭取更多的融資管道,防止資金超過預算後給國內經營帶來壓力。
(王靜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