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專戶理財門檻降低可能將助中小銀行拓寬渠道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對于經營專戶理財門檻可能降低的消息,銀行業內人士表示,中小銀行或許有機會抓住這次機會,從而拓寬自己的基金銷售渠道。
據中國證券報4月6日報道,當下,中小基金由于受到經營專戶理財200億元門檻可能降低消息的鼓舞,紛紛為“一對多”產品的推出積極準備。對此,一些中小銀行人士表示,隨著“一對多”專戶理財產品的推廣,中小銀行或許有機會抓住這一新的“法寶”,從而拓寬自己的基金銷售渠道。
按現行辦法,基金管理公司要獲得專戶理財業務的資格,資產規模最低應達200億元。但200億元的門檻,對于新興基金公司和小型基金公司來講不是可以輕易跨過的。與此同時,新一批“一對多”發行在即,在大銀行擁擠的渠道面前,很可能面臨募集困難等問題。中小規模的銀行與基金各自面臨的問題能否通過二者結合迎刃而解呢?
有專家表示,“一對多”在2010年的業績值得期待,速度增長將比較高。“在股指期貨推出后,絕對收益定位目標更加明確,這促進了其產品線的多樣化。”該專家如是說。
一位新設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幸運的話,6月前獲批,我們目前就是準備打專戶理財的牌。”他說,目前公司已招聘了專門的投研人員,各項準備工作也將圍繞先推出的“一對多”產品。
某新興基金公司一位人士在2010年初曾表示:“公司短期內不會涉水專戶理財業務。原因有二:一是監管上有200億元的門檻要求,公司還沒正式成立;二是用公募的思路去做私募產品恐怕不一定能做好。”但這位人士有點“酸葡萄”的態度現在卻出現了突然轉變,她表示,春節前得到消息,監管層有可能放開200億元門檻的限制,公司當即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劃推出自己的“一對多”專戶理財產品。
一位籌備中的基金公司的人士透露,該公司最快可能4月份獲批成立,目前與銀行有過一些非正式接觸,和“牛氣沖天”的大銀行相比,一些中小銀行在貴賓理財、私人銀行方面出色的服務,以及給出的手續費優惠空間十分誘人。
專戶理財指向富人的定位,迎合了一些中小銀行大力發展高端理財、私人銀行業務的需求。銀行人士表示:“從事傳統的存貸業務,中小銀行難以跟大銀行競爭,但貴賓理財、私人銀行則可以通過靈活的優勢和更好的差異化贏得富人的青睞。”
中行托管部一位人士表示,大銀行雖然在銷售和托管方面都居于絕對優勢地位,但在基金銷售渠道日漸多元化的今天,大銀行對“一對多”業務不僅缺乏激情,兼之渠道擁擠,要做到及時反應也會有些力不從心。
中信銀行托管部一位人士表示,該行自從“一對多”專戶理財業務開閘以來,就一直在大力地推廣。這位人士說:“首先利潤確實很大;二來大銀行又不愿意搞,他們靠賣普通公募產品就掙足了。一些基金公司,特別是名氣比較小的基金公司都在和我們談。”
招商銀行資深理財經理安先生說,基本上每只“一對多”產品推出來就被搶購一空,近期該類產品成了高端理財和私人銀行客戶追捧的對象。“都是高端客戶才能買,這些客戶比較重視自己的收益率,認為專戶理財的基金公司拿的是提成,激勵更足。而買公募產品,尤其是大基金公司產品,他們普遍擔心基金經理不‘玩活兒’。”安先生認為,“一對多”產品給銀行帶來的銷售服務費本身并不算多,但關鍵是可以較長時間留住和鎖定一些高端客戶,從而產生大量的附加業務。
有業內人士表示,“群雄逐鹿”專戶理財的局面一旦形成,對目前的渠道格局將會有一定影響。由于專戶理財針對富人階層的特性,銀行以外的一些渠道也會活躍起來。券商營業部同樣擁有大量潛在客戶,因此,券商背景的基金公司很可能借勢發力,使得專戶理財業務在券商渠道和直銷渠道“多面開花”。
(嚴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