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聚焦六類產品安全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10月23日,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主席伊內茲·特納鮑姆在上海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從今年1月開始在美國出現的中國產石膏板安全事件,將從下周開始陸續公佈調查報告。「下周我們將發佈2個技術調查報告,11月中旬發佈第三次技術調查報告。此後我們會繼續與中國質檢總局對話,來討論我們應該如何來處理這些向美國出口石膏板的廠家,看他們能夠如何來幫助受害的美國消費者。」
10月21日,特納鮑姆在無錫出席第三屆中美消費品安全峰會,並於23日隨該峰會一起移師上海,此後她還將訪問北京。
從今年1月開始,美國多個州的數百業主發現住宅內中國產石膏板散發異味,部分房主將他們出現的鼻子流血、鼻竇問題和頭痛等問題歸咎於中國產石膏板。今年3月,美國佛羅里達州民主黨參議員尼爾森(Bill Nelson)和路易斯安那州民主黨參議員蘭德裡歐(Mary Landrieu)聯手提交一項議案,要求對某些中國產石膏板實施臨時禁令。
特納鮑姆向本報表示,該事件已經在美國形成一起大規模集體訴訟,目前已上訴至聯盟法庭,一些石膏板進口商已經被要求接受調查。「僅2006年就有700萬塊石膏板在美國銷售,所以非常難確定責任人,非常難追蹤最初的製造商,但我們至少知道進口商是誰。當然我們也會回溯整個供應鏈上的製造商、進口商、建築商等各個環節。」
特納鮑姆表示:在石膏板問題調查方面,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已經和中國質檢總局合作了幾個月。「在技術層面,我們要設法找出石膏板中到底是哪一種物質對住戶的健康造成威脅。質檢總局已經派了2名科學家到美國,到佛羅里達和路易斯安娜州的住戶家進行調查。我們也派了5名技術人員來到中國,他們進入了一些製造商的工廠,並進行了採樣,帶回美國進行檢測。」
特納鮑姆對本報表示,這起事件暴露的最核心問題是美國對於石膏板至今沒有一個安全標準,美國將著手制定石膏板安全標準。「這需要幾年的時間,因為首先需要獲得一些技術上的標準,然後再進行公開聽證等立法程序。」
特納鮑姆透露,美國也可能會參照兒童玩具、兒童營養品方面的安全認證制度,今後在石膏板進入美國市場之前,中國製造商或者美國進口商必須提交安全證書。
佛羅里達州參議員尼爾森甚至建議奧巴馬總統將石膏板問題列入他11月的訪華議題之中。特納鮑姆告訴本報,這也是因為76%的石膏板問題事件發生在佛羅里達州。特納鮑姆並不確信這一話題會出現在奧巴馬總統與胡錦濤主席11月的直接對話中,她強調美國將通過與中國質檢總局的對話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繼續與質檢總局合作,我們之前幾個月的合作非常順利,我們會看他們將繼續為我們提供哪些新的支持。」
特納鮑姆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也對其此次訪華目的進行了澄清:「最主要的目的是與中方討論如何建立對所有產品的安全保障體系,討論製造商應該如何採取最佳實踐以確保產品安全。」
而在她啟程之前,美國媒體將其訪華主旨定義為:「要求中國分擔美國家庭因為中國產石膏板造成的數十億美元損失」。
特納鮑姆向本報指出,在她此次與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對話中,石膏板並不是唯一議題。「我們主要圍繞兒童用品、煙花、電子產品、打火機、石膏板、全地形車(ATV)六大產品領域的安全問題進行討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