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多座城市樓市成交量大跌 個別城市跌幅超70%
鉅亨網新聞中心
剛剛過去的一周,部分熱點城市住宅成交量出現大幅下滑,個別城市跌幅超70%。兩會期間密集的房地產相關政策和事件表明,2011年房地產市場仍將保持強有力的調控力度。
據經濟參考報3月16日報道,商品住宅成交量持續低位徘徊,剛剛過去的一周,部分熱點城市住宅成交量更是出現了大幅下滑,個別城市跌幅超70%。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成交量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較小。
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周(3月7日至3月13日)監測的35個城市中,樓市成交量下滑的城市超六成,12個城市跌幅在30%以上,4個城市成交量跌幅超過50%。其中,海口成交量跌幅最大,達76.62%。
9個重點城市中,7個城市成交量環比下跌,其中深圳跌幅最大,達51.77%,天津的跌幅也達到47.06%,北京和杭州等城市降幅均在10%以上。
僅就一手住宅市場而言,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主任徐楓認為,成交量的下滑主因是開發商推遲銷售。“潛在買家被迫進入二手市場,二手放盤價格整體沒有出現下跌。放盤量也在2月基礎上小幅回升5%左右。從而整體上看,二手市場有望率先回暖。”
短期來看,德佑地產研究中心主任陸騎麟告訴記者:“拿上海來說,即將開幕的房展會,大牌開發企業集體缺席,表明了開發商對未來兩三個月內樓市回暖的信心相對不足。”他進一步分析認為,就購房者而言,他們也期待通過此次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能夠期待開發商主動對價格進行調整,達到其心理的預期。“目前處于供求雙方互相膠著的狀態中,成交量得到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讓我們也聯想到三月小陽春的破滅。”
就全年政策走勢而言,中國指數研究院15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兩會期間密集的房地產相關政策和事件表明,2011年房地產市場仍將保持強有力的調控力度。具體而言,“溫家寶總理在兩會的記者會上提出"控制貨幣流動性"是調房價的手段之一,預計在2011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內,收緊貨幣將是調控房價的重要手段,差別化信貸政策將得到嚴厲執行。”此外,“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在考核問責機制下,地方政府對政策的執行和落實力度將大大加強。
(徐志嬌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