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大佬內蒙論道:資產質量仍可控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在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後,中國銀行業「風景這邊獨好」。但這般好景致能持續多久?這取決於整體宏觀經濟的復甦速度,更加取決於銀行家們的勇氣和智慧。
一年一度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行長聯席會議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召開,行長們從全球金融危機的慘淡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聯席會議上,高手過招所碰撞出來的靈感或許決定了中資銀行在探索中不斷發展的軌跡。
論道一 直面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留下的不僅僅是思索。如何通過全方位的結構調整來推進銀行戰略轉型,走一條較低資本消耗、有效風險控制、持續穩定增長的特色化發展之路,是中資銀行面臨的最大挑戰。
中信銀行行長陳小憲:
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銀行業的發展衝擊很大,影響深遠。在銀行經營環境日益嚴峻,經營壓力空前的前提下,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尤其要通過優化資本配置來引導業務健康發展。
上海浦發銀行副行長劉信義:
在金融危機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對國內商業銀行的影響方面,應重點關注三類企業的風險:第一類是集團企業。對主營業務不突出、財務制度不健全的集團企業,應審慎介入;第二類是與國際經濟關聯度高的企業;第三是「兩高一資」企業。
民生銀行行長洪崎:
民生銀行在其事業部設立之後就已開始分析國際形勢,以做到有進有退。整體來看,這次金融危機對房地產、能源、冶金、交通等高風險、與經濟週期緊密聯繫的行業都沒有造成大的影響。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
中國經濟要真正開始復甦,最起碼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具體分析:第一,政府的投資是否到位,;第二,中小企業是否恢復活力;第三,居民消費潛力能否持續釋放;第四,外圍經濟能否開始企穩回升。
光大銀行行長郭友:
光大銀行貸款的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高,在某些行業中,銀行出現集中度過高的現象,因此,系統性風險是我們下一步需要密切關注的,應當高度關注流動性風險。實踐證明,嚴格的存貸比的比例關係還是適合我國金融體系發展的。
論道二 中小企業的「救贖」
中小企業貸款難,銀行找到好的中小企業更難。如何踩好「風險和收益的平衡木」,恐怕只有真正的「高手」才知道。
華夏銀行行長樊大志:
中小企業,特別是新興企業的特點,一是「慢」,從客戶的培養到積累都需要時間,很多銀行不願意做小企業;二是「難」,小企業行業複雜、人員複雜,信用和大企業比還是有些差異;三是「散」,中小企業數量大、分佈廣;四是「生」,小企業行業背景和企業負責人難以在短期讓銀行熟悉。
深圳發展銀行行長肖遂寧:
中小企業融資難,難在中小企業經營的特定模式和不規範性。一方面,中小企業信用風險難以控制;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信息透明度比較低,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建立,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很難做出準確評估,進行有效的信貸決策。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
目前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財務壓力很大,產品銷售仍處於困境當中,經營風險並沒有較大改觀。最重要的是,長期以來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有進一步加劇的跡象。
上海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
做好銀行主業的同時,穩步拓展經營地域和領域,向中小企業業務、農村金融服務等藍海領域以及各類非銀行金融服務領域推進,通過有限多元化增強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應對經濟週期波動和抵禦系統性風險的能力。
論道三 擺脫資本「枷鎖」
今年上半年,天量信貸讓銀行感覺到了募集資本金的沉重壓力。各家銀行紛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上演著一出出融資大戲。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
招行於8月13日發佈了公告,向原有股東進行配股,以增加核心資本。目前,監管部門要求仍然是核心資本充足率達4%,資本充足率達8%。招行資本充足率雖然高於這一標準,但考慮到國內外銀行的同業的平均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差距;第二,市場對增加資本存在預期;第三,招行銀行業務正在轉型,發展零售業務需要擴大網點。基於上述幾點考慮,招商銀行決定在股東中進行配股。
上海浦發銀行副行長劉信義:
很多銀行行長都提到,金融危機對商業銀行有更大的不確定性,銀行在資本金管理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關注。銀監會在這個時候進行關注是合適的。在補充資本金方面,浦發銀行在年初已經通過了定向增發的決議,募集資金以補充核心資本,目前增發事項正在積極準備當中。
華夏銀行行長樊大志:
華夏銀行去年進行定向增發補充了113億資本金。今年銀監會批准在適當的時候發次級債,同時還將對次級債作出一些調整,但我們還沒有直接聽到這方面的政策。
光大銀行行長郭友:
光大銀行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在資產質量方面,今年上半年信貸增長較高,但投向合理,進入了國家鼓勵的行業當中。從目前來看,我認為,資產質量還是可控的,商業銀行抗風險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是不良貸款總體保持雙降的原因。
光大銀行特別注重信貸資產的動態管理,目前來看效果比較好。光大銀行在內部加強貸前貸中的管理,控制流動性,同時,注重信貸資產的動態化,對不符合要求的都要進行著重關注。
論道四創新中的發展
創新的魔力在於,可以動用有限的資源去滿足無限的客戶需求,當然,同時也為銀行創造出利潤,並考驗著銀行家的智慧。
上海浦發銀行副行長劉信義:
對於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在體制內做也可在體制外做,這要看各家銀行自己戰略是什麼,這方面的業務能否支持營利,各家銀行都會有所判斷。
中信銀行行長陳小憲:
中信銀行絕大部分總分行的部門領導都曾到西班牙BBVA學習。最難得的是兩家銀行經營理念和經營文化的滲透,經過廣泛的交流,雙方都會對彼此有更加深入的瞭解。
中信銀行將會在9月份完成對香港中信國金的收購,從而面臨國際化業務的重組和機構的擴張,包括東南亞的擴張,但具體的時間表還沒有成形。
深圳發展銀行行長肖遂寧:
平安收購深發展的工作還在報批過程中,還不知道具體完成時間。
廣東發展銀行行長辛邁豪:
廣東發展銀行長沙分行已經收到監管機構的批復,這是廣東發展銀行自2002年以來首次開設分行,網點擴張是基於發展核心業務的需要,同時會在新的渠道方面加大投入。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
提幾個小的建議:第一,建議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配套政策體系;第二,建議適時修訂和進一步明確中間業務管理相關政策;第三,建議加大對銀行類養老金業務的推動和支持力度;第四,建議進一步整頓和規範信用卡收單市場秩序;第五,建議向中小銀行開放審批期貨保證金存管業務;第六,建議推動發展人民幣衍生交易和外匯理財業務;第七,建議適當調整商業銀行營業稅稅率。
交通銀行副行長葉迪奇:
我行計劃成立一家保險子公司,正在等待中國監管機構的最終審批,希望在年底前進軍保險行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