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市公司成績亮麗 大行看好今年發展前景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上市公司業績公布已漸步尾聲,不少藍籌及國企公司成績亮麗,部分公司股價更是重返高位,顯示出在金融海嘯沖擊之后,環球經濟正從谷底反彈;同時香港多間大行紛紛發表報告,看好2010年的公司業務前景。
據中國新聞網4月2日報道,香港上市公司業績公布漸漸步入尾聲,不少藍籌公司和國企都交出了亮麗的成績表,部份上市公司股價亦重返高位,反映經過金融海嘯沖擊后,環球經濟正從谷底反彈。香港多間大行亦紛紛發表報告,看好今年的公司業務前景。
李嘉誠旗下長和系日前公布業績,和黃去年盈利141.68億港元,增長12%,長實純利升53%,達198.86億港元,優于市場預期。李嘉誠表示,對內地及香港的中、長期經濟展望充滿信心,預期內地經濟繼續穩步增長,長遠前景保持良好。香港方面,受惠內地經濟發展及穩步增長,本地經濟復蘇亦將持續獲得支持。他更揚言,隨時可動用500億港元進行投資。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基于和黃旗下赫斯基能源及港口業務處于復蘇周期,零售及地產業務取得穩定增長,3G業務有望否極泰來,維持對和黃的“增持”評級。《中銀經濟月刊》新一期發表文章,為危機后的香港集資中心地位作探討,指香港去年新股集資額超逾紐約及倫敦,但上市后再集資額不及紐約和倫敦的25%及50%,創業板新股占新股集資額不到1%,指香港集資功能與紐倫兩地仍存差距。該月刊稱,香港和深圳兩地創業板具合作空間,若兩地加強互動,對提升自主創業具益處。
在香港上市的多家內地銀行,隨著業績理想,近期也紛紛公布融資計劃,以補充資本金。工商銀行日前公布,計劃在A股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250億元人民幣A股可轉債,以及在H股市場發行不超過H股股本20%的股份。兩者合共融資約1000億元人民幣。中國銀行在今年3月初已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今年第一期共249.3億元人民幣次級債,并計劃發行400億港元的A股可轉債及增發H股。至于交通銀行,則擬A+H股配股融資420億元人民幣。摩根士丹利表示,看好工行(601398)的凈息差前景、人民幣資產升值預期、公司撥備以及集資計劃等因素,維持對工行“增持”評級。
市場分析指出,內銀股公布業績后股價有轉強跡象,融資陰霾亦漸消散,料內銀股可成為后市上升的主要動力,而恒指已重上100天線水平,如未來數天仍可站穩此水平,港股將有可能會發動新一輪升浪。隨著經濟復蘇,股市亦轉趨活躍,據香港交易所1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成年人口中有206萬人炒股。港交所在2009年11月13日至12月23日間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個人投資者繼續高度參與港股,超過三分一的香港成年人口為證券投資者。根據有關調查,香港成年人口中有35.1%為個人投資者,2007年的數字為35.8%。
調查指,香港成年人口中有35.0%,即205.9萬人是證券投資者,香港成年人口中有32.6%是證券持有人,所有證券投資者所持證券價值的中位數為10萬港元。所有證券投資者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數目的中位數為3支。
(石正堯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