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所稅紛紛擾擾 先求有再求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先求有再求好的證所稅(黃悅嬌報導)
嘈嚷2個多月,台股被歐債外患及國內政策不確定性因素一陣翻攪,又折損一位財長,立法院財政委員會6月4號初審證所稅各案,多達10個版本、21個修正動議,最後通過行政院版、政院版的修正動議版、民進黨團版、親民黨團版、立委許添財個人版等5個版本。
親民黨團版本最單純,自然人回歸綜所稅合併申報,累進稅率5%到40%,沒有扣除額,衝擊最大,法人維持在最低稅負制課稅,法定稅率10到12%,起徵門檻200萬元不變。親民黨立委李桐豪指出,親民黨團的版本最標準,循序漸進推動,由政府負擔稽徵成本。『這個方案是一年試算,要求財政部門自己要開始進行證所交易戶的總歸戶,兩年宣導就是把試算結果告知投資人其權益,三年減半,讓證券投資人開始逐步導入稅制,最後第四年完成。』
民進黨團版本則以前財政部長林全版本為主,像證交稅一樣的就源扣繳方式稽徵簡便,交易時先課千分之一的證所稅,稅率最高20%,如果已扣繳稅額大於最高稅負20%,或證券交易所得併綜所稅申報增加的稅額,可就超過部份申請退稅,「多退少不補」。黨團總召柯建銘「老王賣瓜」,稱民進黨團的版本最好,一年稅收至少300億元。『我們設計版本很簡單,就是就源扣繳、合併申報,就源扣繳稅率千分之一,稅收大約300億,但你虧損部份,你就源扣繳的千分之一全部退回去。』
送進大院的政院版證所稅案,自然人課徵綜合所得稅,分開計稅,單一稅率15至20%,申報門檻為一年證券交易所得400萬元,營利事業維持最低稅負制,門檻降為50萬元,稅率提高為12到15%,不論是自然人或法人,盈虧可互抵,長期持有3年以上,所得減半課稅。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政院版符合量能課稅原則。『主要是現行證券交易所得免稅,不符量能課稅原則,有違租稅公平,為回應社會期待,財政部基於量能課稅,兼顧稅收穩定、稽徵簡便及減少對市場衝擊,維持國際競爭力,擬具證券交易所得課稅制度的所得稅法、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送大院修正。』
證所稅推動過程波折不斷,光是執政黨內部即喬不定,整合版、黨政共識版、修正版一日數版,最後由國民黨團提出行政院版的修正動議版初審通過,102、103年實施「雙軌制」,一軌是依台股指數8500點以上才課稅的設算所得制,稅率為千分之0.2到0.6;另一軌為核實申報制,未上市櫃股票、興櫃股票賣出50張、首次公開發行(IPO)股票第一次出售10張以上、非居住者,強制核實申報,單一稅率15%。104年設算所得制落日,僅留核實申報制,並納入當年度賣出金額10億元以上中實戶。長期持有1年以上,稅率減半為7.5%,IPO持有3年以上,稅率減為四分之一,為3.25%。國民黨立委賴世葆說。『這版本,我怎麼看在現在時空來講是不錯版本,昨天啟動要改這些東西,是部長啟動的,是部長加金管會副主委。』
立委許添財個人版也要求財政部必須做到主動稽徵,準備好了再開始課證所稅,許添財指出,有錢人怕查稅,沒錢的怕報稅,在主動稽徵原則下,採分離課稅,全面開徵,稅率壓在10%以下,沒有免稅額,解決人頭戶問題,外資證交稅率調升,內資證交稅率調降,也可避免假外資。『主動稽徵,授權財部制定施行日期,內容一定要分離課稅,不要跟所得稅併一起,包括申報程序都不可以併一起,一定失敗。稅單給納稅人時,他看看有沒有算錯,算錯提申覆,沒算錯就繳稅,就沒有查稅問題,當然不能有優待,不能有門檻免稅額,全面課稅,賺多課多,賺少課少,所以稅率不能高,要10%以下。』
五大版本送入立法院院會,如何處理備受關切。財政部財健小組3月28號啟動證所稅研議工作,推動過程中,不僅因為版本內容引發資本市場波動,執政團隊自亂陣腳,整合版無法整合,共識版未獲黨團大會共識,一日數版,令人傻眼,敏感爭議的證所稅政策擬定過程之粗糙,可見一斑,在在重傷政府威信,現在只能「先求有、再求好」找下台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