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改革前夜:種業打假風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05-19 11:45


在種業改革風起云涌之際,一場由農業部牽頭的、全國范圍的種業打假行動已經先行一步,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5月16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和湖南省農業廳在長沙縣召開全國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種子湖南執法現場會,銷毀了38噸假冒偽劣種子、農藥和化肥。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石燕泉在現場會上表示,全國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行動是以糧食主產區和制種大省為重點區域,以水稻和玉米種子為重點產品,以打擊“套牌”為重點內容。目前全國共查處了侵犯品種權案件116起,發現生產銷售侵權假冒偽劣種子企業400多家。

“種子造假的程度,超乎想象!”在鄭州新支點農業咨詢公司負責人李鑫看來,侵權造假,正是目前中國種業發展面臨的最大風險。


假種子肆虐

李鑫從事種子維權工作已經有7年。

2004年上半年,一位做種業公司的朋友因為其產品被侵權,在投訴無門的情況下,找到了熟悉法律的李鑫請教。“我稍微了解了一下,發現這里面的問題非常嚴重。”此后,李鑫走上了農資維權的道路。

“這幾年來,接收的(種子維權)案子太多太多了,根本沒有統計的意義。”李鑫說。

據李鑫介紹,根據現行的《種子法》規定,所謂的“假種子”,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以糧食等非種子冒充種子,二是以此種冒充它種,以A品種冒充已審定的、具有合法市場準入資質的B品種的假冒行為,這就是前述的“套牌”,三是種子的產地、品種種類、名稱等對標簽不符。

而在這三種類型中,第二種是最常見的,占據了假種子80%的份額。其中,又以玉米、水稻最多。

李鑫告訴記者,在河南,目前上市的玉米雜交種子有200多種,但真正的好品種不超過10種。“基本都是‘套牌’、來路不明的。”

而一些非常知名的種子,被侵權的情況非常嚴重。以杜邦先鋒在中國銷售的玉米種子“先玉335”為例,按照李鑫的說法,市面上銷售的該產品80%都是假的。“這在東北等地區最為嚴重。”

此前東北曾一度是傳統育種基地,但歷經十幾年的假冒侵權的混亂后,已經早不復當日輝煌。事實上,此前有媒體調查稱,在東北某省,有的種子一條街上的商鋪95%以上都在套牌“先玉335”。

農業部調查也顯示,全國市場上銷售的“先玉335”種子有超過一半的都是仿冒品種。

混亂的源頭

在李鑫看來,造成種業“嚴重混亂”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農業部門的亂作為和不作為兩種行為。

所謂“亂作為”,是指農業部、省級農業廳在品種審定方面的“大躍進”。“審定很多品種,但很多都是假種子。”

根據2010年12月農業部發布的1504號《公告》,共有27個玉米品種被停止生產,并自公告發布起一年內徹底退出中國種子市場。在這27個玉米品種中,包括有登海種業的“登海3686”。

該品種叫停原因是因屬于違規商業化的轉基因玉米品種。這些轉基因玉米品種最初都是以非轉基因的名義,申請參加國家品種試驗、審定、登記并獲通過的。

而不作為表現在地方一級的農業部門,“基本沒人去監管”。李鑫坦言,自己代理的這么多維權案件,多數都沒有最終的處理結果,不了了之。

另一方面, 種子經營門檻過低,也造成假劣種子、套牌侵權行為案件不斷發生。

有“雜交水稻龍頭企業”之稱的隆平高科(000998.SZ)一位人士就曾告訴記者,因為行業公司眾多,競爭都以價格戰為主,利潤低下,造成研發缺失,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企業都“只買不研”,種子市場“假而不劣”。

隆平高科總裁劉石也在不久前的博客中寫道,現在,僅在我國農業部登記注冊的種子公司有8700多家,種子市場上多亂雜、假冒、套牌和誠信缺失等現象常態化。“據有關行業主管官員估計,在我國目前審定的各種作物的一萬多個品種中,三分之一品種有真實性的問題,未經審定的品種的問題更嚴重。”

“不應該出現這么多公司,因為好的品種沒那么多。因此,只有造假侵權。”李鑫說。

改革前夜的打假風暴

在16日的湖南執法現場會上,石燕泉透露,按照農業部的部署,去年是農業部種子執法年,農業部方面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查處違法違規種子活動,并一直延續到今年。從去年10月至今,農業部共在全國查處種子侵權案件116起,發現生產銷售侵權假冒偽劣種子企業400多家,約談警誡了其中的300多家,吊銷了19家企業生產經營許可證,扣押侵權種子200萬公斤,案值3000余萬元。

事實上,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如此大規模整治行動選擇在去年年底前展開,很大程度上是配合目前的種業改革浪潮。

劉石表示, 在“種業新政”出臺前,自己也參與了一些調研和座談。據他了解,此次改革背后所倡導的基本原則有三個方面,除了理順科研投資和管理體制以及市場化運作外,很重要一條就是規范化操作。“這是一個產業能夠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無論企業大小,都應該在規范化的平臺上運作。”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敏認為,國內種業市場侵權、套牌、仿制現象太嚴重,混亂的市場環境,不公平的市場競爭已經嚴重影響了一些大企業的發展。而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正是此次種業改革的要點之一。

金博士種業公司董事長閆永生坦言,很多大的種業企業,目前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遭遇“掏地溝”。“我們這個種子生產出去了,我們給農民訂了合同,給了他地膜錢,澆水的錢,肥錢都給他,種了,訂了合同,他應該把種子都交給我。但是有些不規范的公司,他就悄悄地到我的基地去,然后把這個種子買走。”

李鑫表示,這種“高價套走”的種子,在后續也經過一些變異,也成為了眾多假種子中的一種。然后,與真正的生產企業分庭抗禮。四川國豪種業一位人士則告訴記者,企業曾遭遇到幾起大規模的假冒案。一些小企業甚至小作坊,以假的油菜種子冒充公司的產品,售價低廉,給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

文章標籤


Empty